食用菌產業十分重要,大有可為
云南已知的食用類多達900余種,其中90%以上為食用菌,自然產量-50萬噸以上,是中國食用類豐富、產量的區域,沒有之一!
食用菌分布在全省16個地州、市,是廣大山區農戶重要經濟來源之一。-是隨著-保護日益受到重視,其-和重要性-。目前,六安竹蓀烘干機,生產加工營銷的企業有400多家,直接從業人員20多萬人。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云南省全省實現食用菌產量56.07萬噸、產值140.66億元,綜合產值300億元以上。其中食用菌產量16.26萬噸、產值100.37億元,栽培菌產量39.81萬噸、產值40.29億元。
云南食用菌可持續利用是云南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前提,在提高食用菌的自然產量的同時,加強食用菌就地保護基地的建設,充分利用云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的氣候條件通過遷地保護,把菌根化苗造林和生態環境治理相結合,提高塊菌、干巴菌、美味牛肝菌、雞油菌等名貴菌根型食用菌的產量和,增加當地居民的收益。其次,加強宣傳培訓,增強農民對食用菌保鮮安全認識;建立全程安全保障體系,加強食用菌安全控制技術研究開發,以標準制(修)訂、檢驗檢測技術和全程安全保障體系等方面為重點,提高產品,-產品安全,加速云南食用菌向標準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竹蓀烘干機的優點
1、安裝方便:安裝、-方便,占地面積少,可裝于室內外。
2、節能:只需消耗少量的電能,竹蓀菇電烘干機,就可以在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量,耗電量僅為電加熱器的1/4;同燃煤、油、燃氣烘干機相比,可節省60%左右的運行費用,1度電等于4度電。
3、無污染:無任何的燃燒物及排放物,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型產品。
4、運行:整個系統的運行無傳統干燥器(燃油、燃氣或電加熱)中可能存在的、、、短路等危險,是一種的半封閉干燥系統。
5、使用-,維護費用低:是在傳統空調的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性能穩定、-,使用-;運行,全自動免人工操作,智能化控制。
6、舒適方便,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采用自控恒溫裝置,24小時連續干燥作業。
7、適用范圍廣,不受氣候影響:可廣泛適用于食品農副產品海產品、紙品木材、皮革化工等高溫熱水和烘干系統設備。
為了充分利用農業資源,降低食用菌生產成本,提益,近年來,河北省魏縣、廣平縣試驗了“一棚三茬”食用菌栽培模式,取得成功,經濟效益相當-。不僅如此,這種模式能夠資源再利用,減少浪費和污染,具有-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現將這種模式的具體操作方法及效益簡介如下:
茬:平菇、姬菇或白靈菇
以姬菇為例:7月中旬至8月底完成制種,9月上旬即可接種栽培,10月初出菇,采菇期可延續到第二年的3月底,其間共出四潮菇。一個200平方米的普通菇棚,可投料1萬公斤,產鮮菇1.25萬公斤左右,每公斤按1.8元計算,產值達2.2萬元左右,除去7000元料錢,毛收入1.5萬元。
第二茬:雞腿菇
8月至10月底完成制種。保存至第二年4月份。4月上旬,待上茬平菇或姬菇采收完后,將廢料運至棚外暴曬2-3天,粉碎,然后把廢料與新料按4:6的比例混合,裝袋接種。200平方米的菇棚可利用茬廢料1400公斤,節約開支1400元。發菌約需一個月時間。5月上旬菌絲發好后即可脫袋、覆土。5月中下旬開始采菇,6月底結束。其間可出三潮菇,200平方米的菇棚可覆料3500公斤,產鮮菇3000公斤,每公斤按3.4元計算,產值達1萬元以上,除去3000元料錢,毛收入7000元。
第三茬:草菇
4月初至5月底完成制種,7月初開始種植草菇。原料可采用60%的麥秸加40%的菌糠,摻入適量的過磷酸鈣。200平方米菇棚可利用第二茬廢料1250公斤,節約開支1200元。原料配好后,鋪于棚內畦間,厚度掌握在20厘米左右,然后接種。約10天后出菇,本茬可收2潮菇。一般每平方米可出菇6-7.5公斤,每公斤按4元計算,古田竹蓀烘干機,200平方米產值達5000元左右。
三茬總計可產鮮菇1.65萬公斤,總產值可達3.7萬元,除去建設200平方米菇棚投資1000元,用料投資1萬元后,全年可實現毛收入2.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