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有哪些異同之處?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是以生化處理的不同反應器形式,從外觀上看主要區別在于前者的微生物不需要填料載體,生物污泥是懸浮的,而后者的微生物是固定在填料上的,然而它們處理廢水、凈化水質的機理是一樣的。另外,二者的生物污泥都是好氧活性污泥,而且污泥的組成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外,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由于是固定在填料上的,可以形成比較穩定的生態系統,煤化工廢水處理公司,其生活能量和消耗能量不象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那樣大,因此生物膜法的剩余污泥比活性污泥法要少。上海信誼百路達藥業有限公司的接觸氧化池采用生物膜法,而sbr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
雙膜法預處理工藝 先利用孔徑在 20——2000ao(10-6.5-10-4.5cm)的半透膜進行超濾,可截留蛋白質、各類酶、-等膠體物質和大分子物質在濃縮液中,而水、溶劑、小分子和形成鹽的離子則可通過膜,進入透過水中。 由于透過水水量減少,而鹽量沒變,所以透過水含鹽濃度增加。這時再用孔徑在 1——20ao(10-7.5-10-6.5cm)的半透膜進行反滲透,無機鹽、糖類、-酸、bod、cod 等被截留在濃縮液中,只有水和溶劑進入透過水中,鹽在濃縮液中濃度進一步增加,送去蒸發結晶除鹽。 雙膜法除鹽的優勢在于大幅度降低了蒸發結晶除鹽的水量,從而明顯降低蒸發結晶除鹽的運行成本和投資。但要注意以下問題: 超濾前要調 p h 為中性、去硬度、去 ss 凈化等; 原水含鹽量在 5000mg/l以下,否則透過水量就太低了,脫鹽率也降低; 由于膜要經常水洗、酸洗、堿洗保護,膜的使用壽命也有限,運行成本也是比較高的; 問題是截留下的更高污染的濃縮液怎么辦?!如能提取有價物質或有大量可生化廢水稀釋一起處理還好,否則,如回用會增加污染積累;如焚燒,則投資和運行成本-; 對含鹽量超過 5000mg/l的廢水可直接蒸發結晶除鹽了,再用膜法沒什么意義,但是要提醒的是:蒸發結晶除鹽前還是要進行有效預處理的。
廢水集水池的作用是匯集、儲存和均衡廢水的水質水量。各個車間的生產廢水,煤化工廢水處理裝置,其排出的廢水水量和水質一般來說是不均衡的,生產時有廢水,不生產時就沒有廢水,甚至在一日之內或班產之間都可能有很大的變化,-是精細化工行業的廢水,如果清濁廢水不分流,煤化工廢水處理設備,則工藝濃廢水與輕污染廢水的水質水量變化很大,這種變化對廢水處理設施設備的正常操作及處理效果是很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廢水在進入主要污水處理系統前,大同煤化工廢水處理,都要設置一個有一定容積的廢水集水池,將廢水儲存起來并使其均質均量,以-廢水處理設備和設施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