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輪對及其車軸結構,所述車軸靠近二軸端設有用于安裝車輪的輪座及與其緊鄰用于安裝齒輪的齒輪座,所述輪座與車輪間,所述齒輪座與齒輪間采用過盈配合結構,其中,該車軸兩端的輪座與齒輪座之間過盈配合與非過盈配合交界處均開設有卸荷槽,該卸荷槽的---大于或等于3mm.本實用新型能夠在無需修改輪對齒輪,不改變車軸材質的前提下保持輪對互換性,只需對車軸結構和相應的輪轂孔進行小量改動,就能夠有效抑制微動疲勞,提高車軸壽命.
機車輪對車軸是輪對轉動的。為了運行的安全必須嚴格控制車-的材質、制造及維修要求。車軸分軸頸、軸身、輪座等幾部分。車軸受力復雜:機車重量及垂向動態附加載荷由軸箱壓在軸頸上,牽引電動機的扭矩通過從動齒輪傳給車軸,作用于輪周的牽引力、通過曲線時的側壓力等均對車軸產生彎曲作用。由于車軸在轉動,上述載荷在車軸內產生的應力都是交變的,所以車軸的裂損都是疲勞引起的。因此必須注意減少車軸上的應力集中:車軸上直徑不同處的交接均用圓弧過渡,而且圓弧半徑要盡可能大些;車軸表面粗糙度必須得到---,車軸各配合部分均須進行磨光或滾壓。
機車輪對的車軸壓裝在輪心內,輪箍熱套在輪心上,這些都會引起輪箍、輪心和車軸的組裝應力。閘瓦制動時,輪對軸箱,因摩擦-,輪箍和輪心還產生熱應力。因此輪對的應力情況復雜,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另外,輪對屬于簧下部分,為了減輕對線路的動力作用,還要求盡量減小輪對的重量,這對于速度較高的機車尤為重要。有些機車---是高速機車、動車組、地鐵及輕軌車輛,通常采用整體輾鋼車輪,取消了輪箍,以便減輕車輪重量并提高運用的---性,但車輪踏面磨耗到限度時必須更換整個車輪,而不是僅更換輪箍,因而經濟性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