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維護制度,管理缺失方面要怎么完善好?
科學、規范的養護管理工作需要相應的知識作為基礎,實行市場化運作后,綠化管養水平整體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因承包企業養護管理-缺乏,養護工-多是年齡較大的務工人員或臨聘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對綠化養護認知不足,只經過簡單的培訓就開始從事養護工作,大多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技術含量低的工作,如保潔、除草、施肥等,而且工資待遇不高,有經驗的熟練工流動較多,很多養護工作都只能停留在表面,導致養護效果降低,更談不上達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檢測各項數據指標、監控-問題等方面的要求。 同時養護工作中也出現了各種問題,如大枝修剪方法不正確,導致樹皮撕裂;病蟲害-不及時,導致防效下降;造型植物修剪參差不整齊,不符合景觀設計要求等,甚至有些區段還存在“重保潔輕管護”的做法,綠化養護公司,認為只要將垃圾撿干凈,沒有人為破壞事件發生即可,養護不-問題不大。
園林維護措施有哪些呢?
具體養護管理措施 1.澆水:澆水要及時,本著“-植物正常生長、盡量節水”的原則澆足澆透(澆水-一般掌握在喬木50厘米以上,灌木30-40厘米,草皮15厘米以上)、不跑水、不漏水。澆水后要及時扶直、填縫或封坑,一般情況下水滲下后24小時內完成。 2.排水:大雨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積水8小時后仍不能滲下要及時排除。 3.中耕除草:雨后或澆水過后2-3天及時鋤劃,鋤劃-3--5厘米。為保持綠地清潔,花灌木、觀賞樹的生長,減少病蟲的傳播及潛伏場所,保持土壤肥力,小區綠化養護方案,要及時除草。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結合中耕-植物的正常生長。 4.修剪:花灌木類按技術要求修剪及時、合理、株形美觀、無枯死枝、病蟲枝、萌蘗枝、重疊枝、徒長枝、交叉枝、駢生枝等,剪下的枝葉及時清除(一般剪后12小時之內清理干凈);綠籬類要適時修剪,修剪高度一致,籬面及四壁平整,棱角分明,剪后及時清除剪下的枝葉(每個街區或每塊綠地剪完12小時內清除)。 5.病蟲害-:堅持“綜合-、防重于治”的原則,保護植物材料不受或少受病蟲的危害。搞好病蟲測報和除治工作。注意觀察枝葉有無異常,發現病蟲害及時治理。 6.施肥:施肥時期與植物生長時期緊密配合,根據具體情況(如土壤性質情況,不同季節)來確定肥料種類,施肥均勻合理,施肥量適當。 7.防寒:在冬季降溫以前,根據各種植物材料的耐寒能力的強弱,采取適當的方法預防凍害的發生。如灌凍水與春灌;包裹、涂白樹干;搭風障;清積雪等保護措施。 8.保潔:管理人員及時清除綠地內垃圾、棄物等,-綠地美觀整潔。另外,發現園林設施或植物材料丟失、損壞、倒伏等現象能處理的及時(24小時內)處理。
道路綠化養護措施
1、各種樹木如栽后枯死。補植的樹苗應與原來的應植樹木種類相同;苗木規格須大于原植樹木規格,并合乎植樹技術要求;對于已經基本成材的行道樹,除株距較大、補植后不影響生長外,一般不需補植。
2、應及時清除分隔帶內的雜草和垃圾,保持整潔。清除雜草和松土時要保護灌木根系,不能傷根造成根系。應經常清除草坪雜草,綠化養護工程,使純草坪和混合草坪目的草種純度達95%以上,新接管的綠地要求半年內達到要求。
3、道路兩側行道樹生長不得伸入公路建筑限界,不得遮擋公路標志、信號燈,枝下高度應保持在3米以上,一旦發現應及時修剪或移植。行道樹修剪是要設有專人維護現場,防止大枝砸傷行人和過往車輛。高壓線附近作業要注意安全,-時要請供電部門配合。
4、加強日常-,防止人為損壞路樹,加強管理,積極宣傳,永豐綠化養護,增強沿線群眾愛綠護綠意識,同時要加大對破壞公路綠化行為的查處力度,-公路路產路權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