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機史話 19世紀初期,科學家們研究的重要課題,是廉價地并能方便地獲得電能的方法。
1820年,奧斯特成功地完成了通電導線能使磁針偏轉的實驗后,當時不少科學家又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磁針的偏轉是受到力的作用,這種機械力,來自于電荷流動的電力。那么,能否讓機械力通過磁,轉變成電力呢?科學家安培是這些研究者中的一個,他實驗的方法很多,但犯了---性錯誤,實驗沒有成功。
另一位科學家科拉頓,在1825年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一塊磁鐵插入繞成圓筒狀的線圈中,他想,這樣或許能得到電流。為了防止磁鐵對檢測電流的電流表的影響,他用了很長的導線把電表接到隔壁的房間里。他沒有助手,只好把磁鐵插到線圈中以后,再跑到隔壁房間去看電流表指針是否偏轉。現在看來,他的裝置是完全正確的,實驗的方法也是對頭的,但是,他犯了一個實在令人---的錯誤,這就是電表指針的偏轉,只發生在磁鐵插入線圈這一瞬間,一旦磁鐵---線圈后不動,電表指針又回到原來的位置。所以,等他插好磁鐵再趕緊跑到隔壁房間里去看電表,無論怎樣快也看不到電表指針的偏轉現象。要是他有個助手,要是他把電表放在同一個房間里,他就是個實現變機械力為電力的人了。但是,他失去了這個好機會。
又過了整整6年,到了1831年8月29日,美國科學家法拉第獲得了成功,使機械力轉變為電力。他的實驗裝置與科拉頓的實驗裝置并沒有什么兩樣,只不過是他把電流表放在自己身邊,在磁鐵插入線圈的一瞬間,指針明顯地發生了偏轉。他成功了。手使磁鐵運動的機械力終于轉變成了使電荷移動的電力。
法拉第邁出了艱難的一步,他不斷研究,兩個月后,試制了能產生穩恒電流的臺真正的發電機。標志著人類從蒸汽時代進入了電氣時代。
一百多年來,相繼出現了很多現代的發電形式,有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火力發電、原子能發電、熱發電、潮汐發電等等,發電機的構造日臻完善,效率也越來越高,但基本原理仍與法拉第的實驗一樣:少不了運動著的閉合導體,少不了磁鐵。
柴油發電機---購鑒別
盛夏已到,用電高峰降至,限電不可避免。但對企業來說,不可能停電停產,很多企業為了不耽誤生產,選擇了購買柴油發電機組臨時發電應急,但由于柴油發電機組不是生產---設備,很多企業不是很了解其中的優劣,在購買柴油發電機組后不但不能發電,而且帶來了安全---
   
2、發電機部分
發電機的作用是將柴油機的動力轉化為電能,直接關系到輸出電力的與穩定。
2.1 定子線圈
定子線圈原先采用的均是全銅線,但隨著制線技術的提高,出現了銅包鋁芯線。區別于鍍銅鋁線,銅包鋁芯線是采用特殊模具在拉線成型時銅包鋁,銅層比鍍銅厚的多。發電機定子線圈采用銅包鋁芯線在性能上并無太大區別,只是使用壽命比全銅線定子線圈短的多。
2.2勵磁方式
發電機勵磁方式分為相復勵式和無刷自勵磁式。無刷自勵磁式以勵磁穩定、維護簡單的優勢已成為主流,但仍有一些廠家出于成本考慮在300kw以下的發電機組內配置相復勵式的發電機。
3、控制系統
普通標準型機組需人工倒閘,從停電到柴油發電機組啟動送電,一般需要10至30分鐘。
柴油發電機組自動化控制分為半自動和全自動無人值守型。半自動為發電機組停電時自動啟動、來電時自動停機,省去了啟動停機的時間,但還是需要人工倒閘。正馳動力生產的全自動無人值守控制屏加裝ats雙電源切換開關,直接自動檢測市電信號,自動切換,同時控制發電機組自動啟動與停機,實現了全自動無人值守運行,切換時間3-7秒可調。
醫院、、消防及其它須及時送電場所,須配全自動控制屏。
   
  正規柴油發電機組附屬標配件由 散熱水箱、油箱、底盤、蓄電池、電池導線、、減震墊、空氣濾清器、柴油濾清器、機油濾清器、波紋管、連接法蘭、油管組成。附屬件可作假部分也有很多。
長征故事
——背著發電機走長征
在于都至今傳誦著長征老謝寶金當年背著發電機走長征的故事。謝寶金,1.89米的個頭兒,很有力氣,年輕時能挑150公斤。1932年參加,那時他已36歲,結婚好幾年了,家里還有3個兒子。參加后,他被選到中革情報部技術股工作,主要任務就是和戰友一起管理發報用的發電機。那臺發電機68公斤,又是手搖的,別人搖不動,只有他才能對付得了。1934年10月上旬,中央長征臨行前,一位---對謝寶金說:“這些設備是中革的耳朵和眼睛,你要---萬無一失。”“---,你放心,我一定會像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來保護它們。”隨后,謝寶金跟隨、、,踏上了漫漫長征路。
當時,中革只有一臺發報機和一臺發電機。中央派了一個128人的加強連保護這些設備。開始有8個人輪著抬發電機走,有時,謝寶金也會一個人背著它走。可長征一路打仗,連隊---的越來越多,抬發電機的人也越來越少。到過草地前,一個128人的加強連只剩下謝寶金、段九長和鐘起漢3個人了。謝寶金見戰友一個個倒下,眼睛都紅了:“就是剩下我一人,也要背著它走到底!”于是謝寶金毫不猶豫地背起了發電機與其他兩位戰友繼續上路。
謝寶金背著發電機走一般的路,哪怕是翻山越嶺,也---沒有掉過隊。但是要過草地了,面對深不可測的沼澤地,看著一個個陷進去再也沒有起來,他犯---:“更何況還背著一臺68公斤重的發電機呢,怎么過草地呀?”忽然靈機一動,砍來黃竹,用鐵線把它捆成一個竹排,將發電機放在竹排上,人在前面用繩子拖,---這辦法還真管用。
過草地時,謝寶金把發電機拖過去之后,又返回來背十三四歲的小過草地,當時稱他們為“紅”。在長征路上,他究竟幫了多少“紅”,他自己都記不清了。
就這樣,謝寶金憑著超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把發電機背到了延安。一到延安,開了一次有3萬人參加的慶祝---。在---上,對大家說:“長征路上,不少扔了東西,而謝寶金一樣不少。他是一個長征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