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抗浮錨桿樁是一種抵抗地下水壓力的重要施工工藝;抵抗在地下施工當中,地下水的浮力對建筑結構產生的影響,而且造價低,地下室抗浮錨桿樁,工期短。在巖土工程中廣泛運用。
地下室抗浮錨桿樁施工主要包含錨桿編號定位、錨桿制作、成孔、安放錨桿、注漿等主要流程。
使用錨固鉆機地下室抗浮錨桿樁成孔后,孔壁粘附有泥皮,必須洗孔。洗孔時采用泥漿泵高壓清水洗孔,洗至水凈為止。錨孔內殘留的粗顆粒,對地下室抗浮錨桿樁底部錨固體的有利。
注漿過程中,嚴格控制注漿配合比、注漿壓力和注漿量。漿體在凝固過程中,錨孔頂部水泥漿會下沉,應及時補漿,-錨固體。場地局部砂土層連通性好,用注漿泵注漿時經常發生不返漿現象,或從鄰孔中返出。
相應的規范《建筑地下結構抗浮技術規范》已發布征求意見稿,現行規范《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規范》《gb 50086 - 2015》有針對地下室抗浮錨桿樁設計及施工詳細的介紹。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中“巖石錨桿基礎”部分以及《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有關錨桿的部分可以參考使用,不過只用于估算,地下室抗浮錨桿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有一些地下室抗浮錨桿樁構造做法可以參考。對于錨桿估算,使用《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13,對于巖土的分類較細,能查到一些-的參數。也可以按照《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cecs22:2005對地下室抗浮錨桿樁抗拔力進行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