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地埋管的冬、夏季換熱情況不僅取決于所服務建筑的空調負荷,也取決于地埋管換熱情況,二者互相影響。總體上,地埋管換熱的效果是冬季吸熱狀況優于夏季排熱狀況,在工程應用中,即使地埋管的全年吸/排熱基本平衡也應該增加輔助散熱系統,目的是-地埋管周圍巖土的熱堆積。
有冷卻塔散熱的混合式地源熱泵系統的運行試驗有冷卻塔散熱的混合式地源熱泵系統的運行試驗是在地埋管單獨運行試驗結束24h后進行,周期8h,不銹鋼熱水盤管制作,實行冷卻塔與地買管并聯形式,控制方式是在考慮地埋管周圍巖土全年熱平衡基礎上設定進入地源熱泵機組冷凝器入口水溫為30e。
混合式地源熱泵與地源熱泵運行工況比較試驗分項制冷機組能效比w/w空調系統能效比w/w地埋管換熱系數地埋管單獨運行后16h穩定工況3.332.313.47地埋管單獨運行前8h啟動階段3.772.624.86地埋管與冷卻塔并聯運行8h定冷凝器進口水溫30e3.522.454.17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雖然在地源熱泵啟動階段地埋管的換熱系數比較高,但在地埋管到達穩定工況之后即機組運行8h后,制冷機組的能效比、空調系統能效比,地埋管換熱系數,有輔助散熱的混合式地源熱泵系統比單獨運行地埋管換熱器的地源熱泵系統都要高。其中地埋管的換熱系數高出20.1%,可以看出輔助冷卻對地埋管換熱器的換熱效果有明顯的-作用。
冷卻空氣分配對空冷凝汽器單排翅片管換熱性能的影響
冷卻空氣分配對空冷凝汽器單排翅片管換熱性能的影響
針對1000mw機組空冷凝汽器(acc)所采用的單排翅片管,利用計算流體動力學(cfd)軟件,對迎面風速不同分布方式下翅片管的流動換熱特性進行數值模擬,對比分析不同迎面風速分布對單排翅片管空氣側換熱系數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采用迎面風速沿蒸汽流動方向逐漸降低的分布方式,可以提高翅片管的換熱系數,有利于翅片管換熱;呈拋物線分布的迎面風速優于直線分布的迎面風速。
簡要分析輕質采暖散熱器的腐蝕與防護
散熱器常見的腐蝕形態:
1、原電池的構成對散熱器內壁腐蝕造成的點腐蝕由于材質中含有雜質,之間有一定的電位差,或由于局部內應力的差異、焊縫處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的變化、與其它難于腐蝕金屬的連接、以及內表面接觸的水溶液含氧量不同,均會產生電位的差異。電位較低部位成為陽極,電位較高部位成為陰極構成了一電池造成點腐蝕。
2、應力腐蝕散熱器制造過程中采用脹接,由于脹接過程中存在殘余應力,在已脹和未脹管段間的過渡區,管子內外壁都存在拉應力,使散熱器局部對應力腐蝕非常敏感。一旦具備發生應力腐蝕的溫度、介質條件,散熱器就會發生應力腐蝕破壞而造成點腐蝕。同時脹入部分會減薄管子的壁厚,更易腐蝕失效。
3、焊接造成點腐蝕由于焊接破壞了材料的整體性、存在焊接熱應力,應力集中點多,微裂紋產生可能性大。焊接產生的氣孔、夾渣、微裂紋在類似疲勞載荷作用下,非標定制不銹鋼熱水盤管,會迅速擴展,造成點腐蝕穿孔泄漏。散熱器的內外壁的熱脹冷縮也造成應力集中,也會造成點腐蝕。
4、沖刷腐蝕造成的點腐蝕含固體懸浮物的供暖水容易產生沖刷腐蝕,被沖刷腐蝕的部位,常有典型的溝狀、洼狀或波紋狀等外觀特征。散熱器入口管端,就存在沖刷腐蝕,發生在散熱器管程流體入口部分,距散熱管管端3—4倍管徑長度處。
5、cl-、與o2的協同作用對散熱器內壁腐蝕造成點腐蝕存在于水相中的cl-先產生點蝕,點蝕電池所產生的腐蝕電流,使cl-離子不斷地向孔內遷移,濰坊不銹鋼熱水盤管,孔內金屬離子水解,使孔內溶液中h+離子濃度不斷升高,溶液介質導電性提高,cl-的擴散困難,這些因素均阻礙了孔內金屬再鈍化,使得孔內金屬基體一直處于活化狀態,腐蝕在不斷地進行。因此,點蝕的陽極反應是一種自催化過程,不銹鋼熱水盤管價格,點蝕對換熱器基體的破壞是非常-的。so42-的腐蝕過程與cl-相似,它們都能再生而殘存于腐蝕的深處,使底部-的腐蝕,其結果很容易造成散熱器局部點腐蝕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