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的計算公式
產品材料成本=1噸原料價格 / 1噸原料產成品數量
1噸原料產成品數量=1噸原料長度 / 吸塑模板長度+4cm至15cm拉伸邊 x 排版數量x —材料損耗率
1噸原料長度=1噸 / 材料密度 / 膠片厚度 / 寬度吸塑底盤寬度
其中材料密度pvc為1.36t/m3、吸塑底盤寬度0.51-1.20m、模板長度及其他四項參數均靠經驗估算
價格因素
吸塑的單價=產品材料成本+能耗+人工及運輸+利潤。
能耗:吸塑是通過熱加工的,耗電能相對其他行業較大,大致為產品材料成本的8% 。
人工:吸塑主要靠機器生產,人工較少,大致為產品材料成本的10% 。
運輸:根據客戶離本廠距離而定。
利潤:吸塑廠的純利潤一般很低,12%-20%,上海吸塑包裝,根據付款期限而定,吸塑包裝盒廠,30天結帳為14%。
材料成本:產品材料成本的計算比較復雜,計算之前首先搞清以下幾方面數據:
原料價格:根據產品的用途,確定采用何種材質和等級的材料,食品吸塑包裝,尋該種材料很供應商 膠片厚度:預詁該產品須用多厚的膠片制作,要根據成型各部位的厚度和形狀而定排版數量:根據產品外形尺寸和形狀,計算一版能排多少個模,吸塑泡殼包裝,排密了會降低產品,排稀了會增大材料損耗,使成本上升
材料損耗率:主要因素為產品形狀、產品數量以及外形尺寸與吸塑機底盤適配程度,形狀越方正、產量越大,損耗率就越小
吸塑尺寸的得來可分為三種:按照客戶樣品fu制(制模叫復模)、根據圖紙制模、根據實物自行設計。因為吸塑的形狀一般根據實物定制,故形狀多不規則,圖紙制作時有很多尺寸不準確或不能標注出,故根據圖紙制作時存在的偏差較大。為準確起見,一定要配以實物試裝。根據樣品復模制作的產品,尺寸偏差不大。
一般厚度公差為0.1mm,產品偏差為±2mm。公差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1.手工起模時造成的偏差。此偏差一般小于2mm。
2.種模fu制子模時產生的偏差。此偏差較小,一般小于0.5mm。
3.同一模具因材料、吸塑溫度不同造成的厚度偏差。此偏差較小,一般小于0.1mm。
4.厚度的公差視具體情況而定,同一面積被拉得越大,此塊厚度變得越薄。不同的操作人員,不同的溫度也會使同一部位的厚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