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樁位測量。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對該工程的樁位放線測量,我們計劃采用極坐標法和平面直角坐標法交叉進行,確定每一個基樁的位置,其估計如下:
gts-311s型電子全站儀測距高,為一級測距儀,標稱固定誤差δ=3mm,采購基礎導管,標定值僅為0.21mm,由于場地測距較短,基礎導管價錢,其余誤差可以忽略,所以其測距誤差應小于3mm 。
下導管及混凝土灌注要求
下導管及混凝土灌注要求提要:剪球灌注時,應---有足夠的混凝土初灌量大于0.5~2.0m3,以便剪球時達到一定埋管---1.0~1.5米。隨后進行多次連續灌注
下導管及混凝土灌注要求
⑴鋼筋籠埋設完畢,及時安放導管。導管在下入孔內前,基礎導管,嚴格檢查是否有彎曲、漏水現象,以---灌注。導管口離孔底0.3~0.5米,不得大于0.50米。下好導管后,必須進行第二次清孔,直至沉渣符合要求,基礎導管廠家,孔底沉渣<100mm經驗收方可澆灌混凝土。控制泥漿比重在1.15-1.2范圍,混凝土的材料為商品混凝土,要求塌落度18~22cm.c30水下砼
鉆孔灌注樁后壓漿施工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
3.1.2護筒埋設。按規范要求進行挖孔、埋設,注意護筒中心與樁心位置偏差<5cm,然后在護筒周圍用粘土搗實,防止護筒周邊冒漿,---開鉆時護筒不發生偏斜。
3.1.3鉆機就位。---鉆機轉盤中心與樁心重合(測錘測定),并調整鉆機水平、鉆架垂直、穩固水平尺、靠尺測定,就位誤差控制在5mm之內。
3.1.4成孔鉆進。(1)采用正循環鉆進方法成孔;(2)選用三翼籠式鉆頭,鉆頭外徑要符合設計要求;(3)根據不同的地層,選擇不同的鉆進速度;(4)鉆進時,必須保持泥漿性能,以---不坍孔,順利鉆進為原則,---成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