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瓷茶具
彩瓷亦稱“彩繪瓷”painted china。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繪的瓷器。主要有釉-瓷和釉上彩瓷兩大類,釉下始于唐唐青花}。明清時期開始出現是釉上彩{粉彩},同時也是彩瓷發展的盛期,以景德鎮窯成就為-。
彩瓷茶具顧名思義是運用彩繪瓷器制作而成的茶具,彩瓷技法多樣,因而彩瓷茶具的品種花色很多,釉-、釉上彩及釉中彩、青花、新彩、粉彩、琺瑯彩等茶具豐富多樣,陶瓷功夫茶具,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涂上一層透明釉,爾后在窯內經1300℃左右高溫還原燒制而成的器具。然而, 對“青花”色澤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將黑、藍、青、綠等諸色統稱為“青”,故“青花”的含義比今人要廣。它的特點是:花紋藍白相映成趣,有賞心悅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華而不艷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顯得滋潤明亮,陶瓷茶具套裝,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
瓷質茶具有什么特點?
在陶器燒結過程中,含有石英。絹云母、長石等礦物質的瓷上經過高溫培燒后,會在陶器的表而結成薄釉,釉色也會根據燒制溫度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從而誕生出路質細密,光澤瑩潤,色彩斑斕的精美瓷器。瓷器食器質地堅硬、不易洇染.使于清潔、、成本低廉。 瓷器始于商周,陶瓷茶具價格,成熟于東漢。發展于唐代。瓷脫胎于陶,初期稱原始瓷,陶瓷茶具,至東漢才燒制成真正的瓷器。瓷分為硬究和軟瓷兩大類,硬瓷者如景德鎮所產白瓷,軟瓷如北方富產的-瓷。茶具有碗、盞,杯、托、壺、匙等,中國南北各瓷窯所產瓷器茶具具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等。
青瓷是在壞體上施含有鐵成分的釉,燒制后呈青色,發現于浙江上虞 一帶的東漢瓷窯。白瓷是以含鐵量低的瓷 坯,施以純凈的透明釉燒制而成,成熟于隋代。唐代民間使用的茶器以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為主,形成了陶瓷史有名的南青北白對峙格局。
陶瓷馬克杯的分類
(1)、溫度:高溫瓷燒瓷為1260度以上;中溫瓷燒瓷在1020-1180度;低溫瓷燒瓷在710-980度。
(2)、顏色:高溫瓷顏色更鮮艷,細膩,明亮;中低溫瓷則顏色對比暗淡無光。
(3)、手感:高溫瓷潤滑、細膩;中低溫瓷顆粒感粗糙。
(4)、相聲:高溫瓷對比洪亮;中低溫瓷對比低悶。
(5)、質地:高溫瓷硬度較鞏固;中低溫瓷更易碎。
(6)、當然高溫陶與中低溫瓷顯著的區別是吸水率,中低溫陶瓷杯子的吸水率較高,高溫陶瓷杯子的吸水率低于0.2%,商品易于清潔不會吸附異味,不會發作釉面的裂紋和部分漏水情況。中、低溫陶瓷杯子的吸水率大大高于這個規范且簡單進污水,不易清潔還會-難聞的異味,時刻久了還會發作裂紋和漏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