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塔為“點聲源”的起始位置
根據已有距離衰減實測資料,分析各起始位置d視進風口為聲源邊緣的規律可知,視冷卻塔為“點聲源”的起始位置d可用下式估算: d=a1/2/4 式中:a——冷卻塔面積,m2。
以目前我國常見范圍的儀化電廠-吳徑電廠的冷卻塔為例,其“點聲源”起始位置d點以進風口底緣為起點,分別為11.18 m及 23.72 m。由此可見,設在離塔以進風口底緣為起點25 m以外的噪聲測點基本上都可將所有的冷卻塔視為“點聲源”。
成套閉式冷卻塔設備
成套閉式冷卻塔設備由主機、膨脹水箱、循環泵及電控柜等組成。主機由殼體、換熱器、風機、噴淋系統、除水器、水槽及管路閥門等零部件組成。為使循環水在一定的水質條件下進行運轉,將一部分循環水排出于外部,以保持適當的水質,這種工作稱為排污。工作時,載熱介質由系統循環泵驅動,在換熱器盤管內及需冷卻設備之間循環流動,載熱介質熱量向盤管管壁傳導。噴淋水均勻地噴灑在換熱器上,在換熱器盤管外表面形成均勻的水膜。
在風機的作用下,冷空氣由塔體下方的進風口進入塔內,冷卻機組操作流程,與噴淋水逆流經過換熱器表面,充分接觸,并進行潛熱和顯熱交換,部分水蒸發,使噴淋水溫降低,吸收熱量后的飽和濕熱空氣由風機排至-中,低溫噴淋水吸收盤管熱量后流入塔體下部水槽,再由噴淋泵再輸送至噴淋系統。冷卻塔基礎制作1.冷卻塔安裝位置應選擇在通風-,無建筑物影響,無粉塵,無熱氣流的合適場所。如此往復,換熱器內的冷卻介質得到降溫冷卻。
在熱交換過程中,盤管內的載熱介質因為沒有與空氣直接接觸,使得品質特性得以保持,冷卻機組那家好,不會污染、濃縮、吸濕及揮發。閉式冷卻塔有兩種運行模式,即:風冷、風冷+噴淋,兩種模式的切換由電控系統根據工況要求自動進行,實現節能降耗。
冷卻塔運轉中水損失的計算說明
1、循環水量在冷卻塔運轉當中,因下列因素逐漸損失:
a 當熱水與冷空氣在塔體內產生熱交換過程中,部份水量會變成氣體蒸發出去;
b 由于冷空氣系借助機械動力馬達與風車抽送,在高風速狀況下,部份水量會被抽送出去;
c 由于冷卻水重復循環,水中之固體濃度日漸增加,影響水質,長春冷卻機組,易生藻苔,因此必須部份排放,另行以新鮮的水補充之。
2、補給水量計算說明:
a 蒸發損失水量e
e = q/600 = t1-t2*l /600
e 代表蒸發水量 (kg/h) ; q代表熱負荷(kcal/h);
600代表水的蒸發潛熱(kcal/h); t1代表入水溫度(℃);
t2代表出水溫度(℃); l代表循環水量(kg/h)飛濺損失水量c
冷卻塔之飛濺損失量依冷卻塔設計型式、風速等因素決定之。一般正常情況下,冷卻機組多少錢,其值約等于循環水量的0.1~0.2%左右。c定期排放水量損失d定期排放水量損失須視水質或水中固體濃度等因素決定之。一般 約為循環水量之0.3%左右。
d補給水量m水塔循環水之補給總水量等于 m=e + c + d
冷卻塔用于空調時,溫度差設計在5℃,此時冷卻塔所須之補給水量約為循環水量的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