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據西漢辭賦家王褒《僮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中國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里初處可見,諸如唐詩人-蒙《零陵總記》說:“客至不限匝數,競日執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床,旁邊洗茶器。”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詩》有“蕭疏桂影移茶具”之語,宋、元、明幾個朝代,“茶具”一詞在各種書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禮志》載:“-御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
瓷質茶具有什么特點?
在陶器燒結過程中,含有石英。絹云母、長石等礦物質的瓷上經過高溫培燒后,會在陶器的表而結成薄釉,釉色也會根據燒制溫度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從而誕生出路質細密,光澤瑩潤,色彩斑斕的精美瓷器。瓷器食器質地堅硬、不易洇染.使于清潔、、成本低廉。 瓷器始于商周,成熟于東漢。發展于唐代。瓷脫胎于陶,初期稱原始瓷,陶瓷茶具價格,至東漢才燒制成真正的瓷器。瓷分為硬究和軟瓷兩大類,硬瓷者如景德鎮所產白瓷,軟瓷如北方富產的-瓷。茶具有碗、盞,杯、托、壺、匙等,中國南北各瓷窯所產瓷器茶具具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等。
青瓷是在壞體上施含有鐵成分的釉,燒制后呈青色,發現于浙江上虞 一帶的東漢瓷窯。白瓷是以含鐵量低的瓷 坯,施以純凈的透明釉燒制而成,成熟于隋代。唐代民間使用的茶器以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為主,形成了陶瓷史有名的南青北白對峙格局。
紫砂蓋碗茶具
常言道,器皿“以紫砂為上,蓋不奪香,又無熟湯氣”,茶壺茶杯要用開水先洗滌,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陶瓷茶具套裝,再斟茶。紫砂使用越久,壺身色澤越發亮,氣韻溫雅。這套紫砂茶具壺蓋扁圓,易于拿捏,-時不必揭蓋,只需半張半合,茶葉既不會入口,茶的清香又可徐徐沁出。蓋碗也稱“三才杯”,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英式下午茶茶具
英式下午茶越來越成為一種潮流,一杯紅茶,配上三明治或是小蛋糕,陶瓷茶具,享受清閑一刻。許多英式下午茶的餐具也和餐盤上的點心一樣十分精致。這套英式下午茶茶具杯碟采用花瓣造型,釉面細膩柔和,色澤亮麗,陶瓷為原材料,通體堅實溫潤,瓷質細膩,質地輕盈,陶瓷功夫茶具,銀色鑲邊美輪美奐。過年客人前來拜訪,也可以提前準備一份英式下午茶來招待,感受異域的風情和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