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早春早熟桃苗萌動前噴施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退菌特可濕性800倍液,以消滅越冬后的病原。每10天噴施1次,連噴2-3次。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發病初期噴施72%農用鏈4000-5000倍液,隔7天噴施1次,連噴2-3次。也可用50%退菌特可濕性8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10天噴施1次,連噴3-4次。在桃樹開花生長旺盛期5-6月間,正是高溫高濕季節,這是病害發生的高峰期。
可采用25%施保克乳油500-8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濕性1000-1500倍液,或80%福鎂可濕性800倍液噴灑,每7-10天1次,連噴3-4次。在選用化學時,要注意輪換選擇使用,防止單一使用某一種殺菌劑,避免產生抗藥性。在桃樹休眠期用利刀刮除病斑及其周圍少量健康組織,或沿主干在病部縱劃數刀,深達木質部,再涂上402劑100倍液。也可在刮除傷口處流膠后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毒,然后涂接蠟加以保護。接蠟配制方法是:用松香3份、石蠟1份、畜油1份,熔化均勻后即成。
走進多數早熟桃苗園,給人的印象很不理想,三年以下樹齡開心形主枝的后部或主干形的下部枝段基本上都還不缺枝,而四年以上的樹齡主枝的后部或主干形的中下部枝段枝勢就會逐漸變弱,慢慢出現枝枯和光禿現象,并且是隨著樹齡的增長后部的光腿現象越來越重,稀植大冠上主枝的后部會出現1.5m以上的光禿帶,主干形樹形1.5m以下的枝段,發枝能力也是越來越差、越來越弱直至光禿。
大家對早熟桃苗的生長習性了解甚少,沒有充分掌握它的生長規律。桃樹特點就是年生長量大,一年可抽生二次枝,早熟桃苗規格,三次枝,幼旺樹甚至可抽生四次枝,葉面積大,當年生枝即可成花。正是由于桃樹的年生長量大,所以光照就容易惡化,在落葉果樹里桃樹屬強陽性果樹,對光照要求---嚴格,光照不足,早熟桃苗供應商,內膛枝極易枯死。
早熟桃苗修剪辦法不對,造成樹勢不平衡,加重了下部枝段的衰老。在桃樹的修剪過程中,每年都要控制上強,抑前促后,自始至終。如何控制上強這是關鍵,辦法不對將會事與愿違,目前桃農在修剪過程中以下幾種方法易造成內膛光禿。落頭過重或回縮過急。進入盛果期的桃樹,當后部出現了衰弱或光禿帶后,冬剪時主干形采用重落頭,開心形主枝前端采用重回縮的辦法,落頭或回縮后,剪口處用強枝帶頭,剪口下重疏枝,冬剪后的樹看上去光照---,光照問題解決了。
早熟桃苗品種不對,努力白費。”這是現實的寫照,選擇將要過時品種豐產性好,品質差品種含糖量低;不豐產品種華而不實正在逐步被淘汰,目前桃樹面積發展突飛猛進,貫穿著以求生存,口感是要素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品種的好壞效益差一倍或幾倍。桃品種更新換代太快,所以我們必須緊跟時代,緊跟市場需求,有選擇性的發展才能不被淘汰。
早熟桃苗骨架是豐產穩產的基礎。沒有鋼鐵一樣的骨架就會東倒西歪,主枝下垂,光能利用率低,果實難著色;骨架挺不起來,很難達到立體結果,主枝長度無法延伸,產量肯定就上不去,這是影響效益硬件條件之一,應引起高度重視。
水肥管理是早熟桃苗樹長的好不好,果個大小,產量多少的基礎條件,一定要結合桃樹生長勢、產量、氣候、下雨的多少等條件靈活的相配合來決定施肥多少,澆水多少,終滿足桃樹正常生長所必須。要根據桃果各個生長發育時期合理施肥澆水,根據桃樹所需的17種元素一個都不能少,必須施配方肥,全營養肥。管樹吃飯的---是管土,土是萬物之本,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低是土壤肥沃的指標,有機質含量越高,早熟桃苗,土壤越肥沃,越利于桃樹根系的生長,越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越能旱澇保收,也能減輕或消滅土傳病的危害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