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球土的凝膠性能有機球土的凝膠性能主要是指有機球土在中的分散性、凝膠強度、觸變性和熱穩定性。與水基凝膠相類似,當有機球土被大量濕潤后,低分子量極性分散劑滲入層間,沿著硅氧四面體層面嵌入層間的有機陽離子空間,同時把有機陽離子長鏈抬高,層間距增大,形成內膨脹,單位晶胞體積增大。在溶劑的溶劑化作用下,層狀集合體分離成更小的薄片,這就是分散過程。分散的有機球土薄片,端面呈一定量的正電荷;層面的部分有機陽離子在少量水分子和極性分散劑的幫助下,有小部分轉入溶劑中,而使層面呈一定量的負電荷。溶劑化的有機球土有機單位晶胞的層面和端面由于電性不同,因而形成了---個單位晶胞的端面與層面的締結由于斷鍵的恢復端面與端面也會發生締結,形成具有一定粘度的假塑性體—即我們所說的有機球土凝膠。有機球土的凝膠性能除與生產時所用球土、表面活性劑的結構有關外,在使用時主要和溶劑體系有關。
陶瓷工業用球土對球土粒度有什么要求
陶瓷工業是應用球土較早、用量較大的行業。球土在陶瓷中的作用是引入al2o3,有利于莫來石的生成,提高其化學穩定性和燒結強度,在燒成中球土分解生成莫來石,形成坯體強度的主要框架,可防止制品的變形,使燒成溫度變寬,還能使坯體具有一定的白度。同時,球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粘結性、懸浮性和結合能力,賦予瓷泥、瓷釉---的成形性,使陶瓷泥坯有利于車坯及注漿,便于成形。如用在電線中,可以增加絕緣性,降低其介電損耗。
陶瓷不僅對球土的可塑性、結合性、干燥收縮、干燥強度、燒結收縮、燒結性質、耐火度及燒后白度等有嚴格要求,而且涉及到化學特性,---是鐵、鈦、銅、鉻、錳等致色元素的存在,使燒后白度降低,產生斑點。
對球土的粒度要求一般是越細越好,使瓷泥具有---的可塑性和干燥強度,但對要求快速澆鑄、加快注漿速度和脫水速度的澆鑄工藝,需提高配料的粒度。此外,球土中高嶺石結晶程度的差異,也將明顯影響瓷坯的工藝性能,結晶程度好,則可塑性、結合能力就低,干燥收縮小,燒結溫度高,其雜質含量也減少;反之,則其可塑性就高,干燥收縮大,燒結溫度較低,相應雜質含量也偏高。
球土的干燥性能
干燥性能指球土泥料在干燥過程中的性能。包括干燥收縮、干燥強度和干燥靈敏度等。
干燥收縮指球土泥料在失水干燥后產生的收縮。球土泥料一般在40—60℃至多不超過110℃溫度下就發生脫水而干燥,因水分排出,顆粒距離縮短,試樣的長度和體積就要發生收縮。干燥收縮分線收縮和體收縮,以球土泥料干燥至恒重后長度及體積變化的百分數表示。球土的干燥線收縮一般在3—10%。粒度越細,比表面積越大,可塑性越好,干燥收縮越大。同一類型的球土,因摻合水的不同,其收縮也不同,多者,收縮大。在陶瓷工藝中,干燥收縮過大,坯體容易發生變形或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