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桿泵是容積式轉子泵,它是依靠由螺桿和襯套形成的密封腔的容積變化來吸入和排出液體的。螺桿泵按螺桿數目分為單螺桿泵、雙、三和五螺桿泵。螺桿泵的特點是流量平穩、壓力脈動小、有自吸能力、噪聲低、、---、工作---;而其---的優點是輸送介質時不形成渦流、對介質的粘性不敏感,可輸送高粘度介質。
1、以輸送介質粘度和泵的規格確定轉速范圍:換熱器廠家,輸送高粘度介質時,泵應選低轉速,若粘度較低,相應可選擇高轉速:介質粘度20e時,對于大規格的泵主桿外徑60mm以上,轉速以970rpm或720rpm為宜,如果粘度更高粘度80e如粘膠液,可降低轉速使用,200-500rpm;對于小規格的泵,介質粘度20e時,轉速以1450rpm或970rpm為宜,如果粘度更高粘度80e,可降低轉速使用,300-600rpm。
2、由于泵的轉速越高,在相同性能參數下,泵的體積就越小,但由于轉速高,摩擦功率高,泵的磨損就大,壽命就短,如果輸送介質的潤滑性比較差或含有微量雜質,應選擇較低轉速,以使泵保持較長的壽命,在1450rpm以下。
3、結構的選擇可根據泵的安裝和使用條件參考三螺桿泵的系列和型式來進行,原則上:輸送潤滑性油類,溫度在80c以下選擇內置軸承結構的泵。
4、溫度超過80c或輸送介質潤滑性差時,選擇外置軸承結構的泵。
5、輸送流動性差,粘度較高的介質或需要所輸送介質進行加熱或保溫時選擇雙層加熱泵體結構的泵。
6、高溫輸送時,應選擇耐高溫的材料所制成的泵。
螺桿泵分為
單螺桿泵、雙螺桿泵、三螺桿泵、五螺桿泵。
螺桿數量越多適應的范圍就越少。
單螺桿泵 幾乎有流體的地方都可以選用,高粘度的介質也---。
雙螺桿泵可以輸送含有細微顆粒的可流動的介質,化工行業,船廠用的比較多。
三螺桿泵主要輸送含有潤滑性無顆粒的介質,壓力高,流量大。
五螺桿泵,低壓大流量。pcm螺桿計量泵
保持螺桿泵抽油的高產率具體做法如下:
1、應進行聲波液面測定,確定產液面與泵吸入口的相對---。若液面高于泵吸入口,那么井不可能以大產量開采。如果是氣干擾影響產率,則液面高于泵吸入口;若是抽量過大導致低產,則液面應在泵吸入口處或附近。
2、示功計測定泵充滿系數百分率,應用綜合數據采集系統可同時獲得馬達功率和示功數據。示功圖的主要用途之一是診斷泵是怎樣運行的和分析井下問題。
3、診斷低能效井。診斷的方法是確定抽油系統的總效率,而確定總效率只需測量輸入原動機的功率、測定井底生產壓力和的生產測試數據。一般抽油系統的總效率應為50%左右,若低于此應提高其性能。提高總效率的技術包括保持高容積效率(泵的規格與井筒注入量匹配、消除氣干擾、用抽空控制器或定時器控制抽油)和換掉過大的電動機。
4、井下氣分離。無效的泵運轉常是氣干擾造成的,可通過聲波液面測量和示功圖進行診斷。選擇是將泵吸入口置于流體進入層段的下方,若置于上方則應使用氣體分離器。若閥座短節布置于流體進入層段底部以下至少10ft,則在環空中可發生有效氣分離,此時套管起分離器外筒的作用。但井的條件常不容許將泵置于流體進入層下方,則考慮用井下氣分離器。常規的氣分離器由流體進入部分(如射孔短節)、外筒(如底部有堵頭的一節油管)和泵底部的封液管組成。
5、控制泵排量,可通過調節4種參數進行控制:柱塞尺寸、沖程長度、泵沖數、每日運轉時間。因起出設備費用大,通常不更換尺寸不合適的泵。簡單的做法是改變地面設備的配置,如移動拉桿來改變地面和泵的沖程長度;其次是換掉馬達皮帶輪來控制泵的沖數。泵容積與井產能的匹配問題可通過改變日運轉時間來實現,以下幾種裝置能用來控制運轉時間:空抽控制器、間隔定時器和百分率定時器。空抽控制器若檢測到泵不完全充滿就停泵。定時器控制泵的運轉時間,較便宜且操作簡單。停泵的持續時間應短到井底生產壓力上升不超過10%的油層壓力。pcm螺桿計量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