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收貨單
受貨單又稱大副收據,是船舶收到貨物的收據及貨物已經裝船的憑證。船上大副根據理貨人員在理貨單上所簽注的日期、件數及艙位,并與裝貨單進行核對后,簽署大副收據。托運人憑大副簽署過的大副收據,向承運人或其代理人換取已裝船提單。
中國一些主要口岸的做法是將托運單、裝貨單、收貨單、運費通知單等合在一起,制成一份多達9聯的單據。各聯作用如下:一聯由訂艙人留底,貨運代理單位,用于繕制船務單證。第二、三聯為運費通知聯,其中一聯留存,另一聯隨帳單向托運人托收運費。第四聯裝貨單經海關加蓋放行章后,船方才能收貨裝船。第五聯收貨單及第六聯由配艙人留底。第七、八聯為配艙回單。第九聯是---出口貨物港務費申請書。貨物裝船完畢后,港區憑以向托運人收取港雜費。
1冷鏈貨運政策正逐步趨向完善。一方面,各地加大對冷鏈貨運的發展規劃,中國將建成一批、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貨運配送中心,培育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冷鏈貨運企業,紅河貨運代理,建成布局合理、設施---、上下游銜接、功能完善、管理規范、標準健全的農副產品冷鏈貨運服務體系。
2冷鏈貨運市場大有可為。2015年我國冷鏈貨運總額在3.5萬億-4萬億之間,冷鏈每年增長達到22%。目前冷鏈市場規模在1509億元左右,----預測2020年整個市場或將達到4000億元。
2015年冷鏈貨運市場如火如荼,貨運代理,餐飲外賣、生鮮電商、生鮮o2o快速發展,第三方冷鏈貨運企業開始并購、---、上市,貨運代理---,第四方貨運和平臺型企業異軍突起,未來冷鏈貨運市場將會將面臨著產品升級與市場調整。據了解,2015年全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到560億,預計2018年將達到1283億。
公路貨運行業存在較大的互聯網整合潛力,根據調查樣本,98%的司機使用智能手機,并且69%的樣本司機表示,如果有某個手機軟件能幫司機直接找貨,甚至能完成支付結款、記賬等,將愿意使用。總體來看,隨著“互聯網+”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各種物流app的推廣,“互聯網+貨運”已經具備了堅實的硬件和軟件基礎。貨運互聯網平臺整合了大量分散的卡車司機資源,有效推進了市場集約化發展。但是,按照現行政策規定,輕資產的互聯網平臺無法獲得道路經營---,此外,在稅收征管、保險保障等方面還存在較多問題,影響了互聯網平臺的健康發展。
建議盡快---無車承運人試點政策,鼓勵公路貨運互聯網公共平臺參與,整合分散的卡車司機資源,利用大數據保障交易真實性,提升市場集約化水平,研究解決貨運互聯網稅收征管、保險責任等問題,---無車承運人政策的順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