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充填是礦井充填站早采用的一種充填工藝。
中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采用了以處理廢棄物為目的的廢石干式充填工藝,雙臥軸攪拌機是煤礦充填關鍵設備,廢石干式充填法曾在50年代初期成為中國主要的方法之一,如1955年有色金屬地下開山中該方法應用比例---54.8%。干式充填是將掘進廢石等干充填料利用運輸設備運至待充填地點進行充填的工藝,因其效率低、生產能力小和勞動強度大,已不能滿足“三強”強采、強出、強充生產的需要。
鐵礦充填站應遵循以下原則:
1充填料要就近選擇,充分利用工業廢渣,保護環境,降低成本。
2優先選擇自流輸送方式,降低基建投入與管理成本。
3制漿能力與管道流量保持一致,設置---的人工或自動控制措施,盡可能做到滿管輸送。
4倉儲規模要---正常生產,不能出現經常性斷料。
5---的防潮防雨雪措施,避免膠固材料吸潮結塊,保持充填料穩定的含水率。
6工藝流程與控制簡單實用。
采空區充填站建設
在采空區上方布置鉆孔,利用鉆孔驗證并進行尾砂膠結充填,然后利用驗證鉆孔進行驗證充填效果并進行二次充填。工作部署具體方法根據xx區地質環境現狀,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總體方案是:xxxx首---行對礦區范圍內進行物探測量,大致查清空區分布情況,煤矸石破碎粒徑對充填體的影響,尾礦充填站生產,通過鉆探驗證工程查明空區---和空區分布范圍,充填站,煤礦充填系統構成要素的工程設計,建設充填攪拌系統,進行尾砂膠結充填對采空區進行治理。而xx建設充填攪拌系統進行尾砂膠結充填采空區。采空區鉆探工作、xxxx根據空區分布,為了使充填料能夠順利進入空區并充分接。
全尾的觸變流輸送實例。蘇聯阿奇塞鉛鋅礦使用高濃度觸變流全尾砂膠結充填材料輸送,全尾砂中-0.074mm粒級含量為70~100%,充填站,重量固液比為80:20~83:17。每立方米充填料中含水泥100~140kg,全尾砂1550~1600公斤,錳礦充填站,水400~420l。攪拌后充填料的塌落度為10~20cm,具有---的輸送性能。充填倍線為5~7,廣西充填,用直徑為140mm的管路送往井下,生產能力為12m3/h。用這種方法輸送充填料不需脫水,從而礦方法的結構及回采工藝均可簡化。并可在充填體強度不變的條件下大量節約水泥,由原非均質流輸送時水泥消耗量的200kg/m3;下降到120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