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整潔的老胡同里,影壁前、廊架下、鮮花旁,居民們愜意地漫步、聊天;有著冰盤檐和掛檐板的傳統屋頂在陽光中散發著古意;口袋花園、微花園、創意工廠、博物館、文創社穿插在胡同里,匯聚成豐富精彩的胡同生活……
2017年5月,東城區啟動了“百街千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如今,經過一年多的整治,鐵藝圍欄大門,老城風貌漸漸回來了,更打造出方家胡同、東四四條、西總布胡同等一批-街巷。下一步,東城區將對歷史文化街區開展街區更新工作,把胡同的肌理亮出來,文化彰顯出來,見縫插綠,營造“花園東城”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
134條大街
508條小巷煥新顏
為提升首都功能-區街巷環境品質,彰顯“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加快推進“國際的和諧宜居之區”建設。2017年5月,東城-區-印發了《東城區“百街千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用兩至三年時間完成全區178條大街、1005條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同步開展主次干道、支路胡同架空線入地梳理工作,打造“十無”街巷。
一年來,在各部門及屬地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方的廣泛參與下,“百街千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富有-,打贏了一系列“”,啃下了不少“硬骨頭”,辦好了一批群眾“家門口”的難事。
截至目前,東城區已完成134條大街、508條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基本達到“十無”或“九無”除架空線標準;利用整治騰退空間,新建、規范或提升便民服務網點213處,新增、改造綠化面積3萬平米,新增口袋公園27個,新增停車位2300個、共享停車位2800個,新建社區養老驛站34家,完成廁所改造131座。
鐵藝圍欄的除銹工藝
鐵藝圍欄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到如今,其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了,在城市與鄉村、在公共建筑與私宅,或現代、或古典,到處都能看到形式各異、竹苞松茂的鐵藝欄桿。為了-裝飾涂鍍層與鐵藝制品表面有-的結協力,對鐵藝制品表面的氧化皮、焊渣、銹痕、油脂、臟物、水份進行盡可能的清除,否則易造成涂鍍層起泡、開裂、起層及剝落等現象。
鐵藝圍欄由于是鐵制品所以很輕易上繡的,在制作時,一定要將鐵制品表面的銹除干凈,然后才能進行加工制作,油漆一定要刷涂平均。在施工安裝時,要避免表層劃傷,假如不小心劃傷了,需要及時進行修補。在日常的使用中,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要按期進行刷漆。
其次,我們來了解一般去除鐵銹的方法有什么?
1、手工處理主要使用砂布,錘鑿、鋼絲刷、廢砂輪等工具,靠手工打磨敲鏟、掃刷來除去銹垢、氧化皮及焊渣,塵土等鐵藝護欄表面污物。
2、機械處理的有風電動刷,除銹槍,拋光砂輪及風電鏟等工具,借助機械力的高頻沖擊與磨擦的作用除銹和清除氧化皮舊漆等污物。
3、 噴射處理是利用機械離心、壓縮空氣、高壓水流等為動力,將磨料、砂石、鋼丸拋射到鐵藝護欄的表面,沖擊和磨擦掉氧化皮、銹痕、舊漆、型砂等。
4、化學處理是利用特殊配方的酸性溶液來浸、溶鐵藝制品,通過化學反應來除凈氧化皮、銹痕、油污,即所謂的“酸洗”。
古人說,山水之間錯落有亭臺,亭臺樓閣自有欄桿,而欄桿之外便是風景。
憑闌處,正空流皓月,光滿寒潭。 ——趙以夫 圍欄,在古時候也稱欄闌桿,是建筑的附設,做遮攔、防護、隔斷之用。從古至今,欄桿愈益精致,除了實用的功能之外,還寄予了人們審美和情懷。
欄桿倚遍日云暮,坐看丹霞生翠微。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圍欄發展至今,各種材質款式層出不窮,而真正將圍欄演變成一種藝術品的就只有鐵藝。
鐵藝圍欄,不僅僅涵蓋了設計美學,更是凝結了匠人手工制作的智慧,精細的做工,和一條條手工鍛錘痕,美觀-,從內而外,散發出原始滄桑的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