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房1.檢查機房所處建筑物位置,佛山機房搬遷,應處在建筑物低層中心部位的lpz1區及后續防雷區內。2.檢查機房內設備距外墻及柱、梁的距離,不應小于1米。3.檢查機房的金屬門、窗和金屬屏蔽網與建筑物內的結構主筋,應作-電氣連接;4.檢查機房內設置的等電位連接帶的規格;5.檢查機房內防靜電裝置與等電位連接帶連接的材料規格、安裝工藝;6.檢查機房內機柜、金屬外殼與等電位連接帶的材料規格、安裝工藝;7.檢查機房的低壓配電線路、信號線路上安裝的spd;8.檢查進出機房的金屬管、金屬槽、金屬線纜屏蔽層,應就近作接地匯流連接。9.檢查機房的接地線,應從共接地裝置引至機房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
機房工程是一種涉及到空調技術、配電技術、自動檢測與控制技術、抗干擾技術、綜合布線技術、消防、建筑、裝潢等多種的綜合性產業。
根據機房要求,我們在設計過程中采用-的設計思想。結合當今信息社會網絡發展之趨勢,提出適合具體要求的方案建議。
機房工程內容包括機房裝修、照明、電源系統、ups系統、空調系統、消防系統、機柜、kvm系統、動力環境監測系統等。
設計上遵循以下原則:
集成系統的節能化考慮,新技術的應用,以節約日后的運行成本;
合理的數據路由結構設計,以防止可能造成系統互聯的阻塞;
機構緊密地供配電設計,以減少網絡設備的電磁干擾;
地板下的等電位設計,it機房搬遷,以防止雷擊及高壓靜電對系統的破壞;
安全、便捷的機房集中智能管理系統;
在本工程的設計中我們主要把握了以下幾個準則:
系統的整體性原則
機房所有的系統在設計建設時統一規劃。
系統的-性與實用性相結合
在滿足-性和實用性前提下,采用-的技術和設備材料建設計算機房。
標準化原則
機房系統結構設計,應基于和頒布的有關標準。包括各種建筑、機房設計標準,電力電氣保障標準以及計算機局域網、廣域網標準,堅持統一規范的原則,從而為未來的業務發展,設備增容奠定基礎。
系統的-性原則
對于各系統應采用高-性設計標準。具備在現有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具有長期-和穩定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合理的容余能力及災難備份能力,為計算機應用系統的高-性目標要求提供匹配的基礎環境設施條件。
系統的安全性原則
應具有完整的安全策略和切實-的安全手段來保障計算機機房用戶運行系統基礎環境實施的安全。從防火、防水、防盜、接地、防雷、防電磁干擾、降噪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并考慮地面承重能力等特殊技術措施。
雷擊可以產生不同的破壞形式,國際電工已將雷電災害稱為“電子時代的一大公害”,雷擊、感應雷擊、電源尖波等瞬間過電壓已成為破壞電子設備的-。從大量的通信設備雷擊事例中分析,們認為:由雷電感應和雷電波侵入造成的雷電電磁脈沖(lemp)是機房設備損壞的主要原因。為此采取的防范原則是“整體防御、綜合治理、多重保護”。力爭將其產生的危害降低到點。
機房防雷接地系統設計
1、防雷設計
防雷接地系統是弱電設備及機房保護的重要子系統,主要保障設備的高-性,防止雷電的危害。中心機房是一個設備價值非常高的場所,一旦發生雷擊事故,監控機房搬遷,將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和社會影響,根據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和iec61024-1-1標準的有關規定,網絡機房搬遷,中心機房的防雷等級應定為二類標準設計。
目前大樓總配電室根據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提供了級防雷,因此,在本工程網絡中心機房市電配電柜前配置第二、三級復合防雷器。
防雷器采用獨立模塊,并應具有失效告警指示,當某個模塊被雷擊失效時可單獨更換該模塊,而不需要更換整個防雷器。
二三級復合防雷器的主要參數指標:單相通流量為:***40ka8/20μs,響應時間:≤25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