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劑再生前后失活速率的變化,可以看出再生催化劑較新催化劑的失活速率幾乎一致。失活速率是考察再生催化劑性能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再生催化劑的物質沒有被完全清除,那么該再生催化劑即使運行之初表現出與新催化劑相似的活性,但是運行一段時間后它的活性會很快地下降,即失活速率要明顯快于新催化劑。這是因為高溫是導致催化劑燒結的大因素,而燒結必然會致使催化劑的比表面積減少,從而使脫硝活性下降。而且,高溫會引起活性組分-氧化物形成多聚態晶體,脫硝低溫催化劑,多聚晶體的比表面積較小,從而與煙氣的接觸面積就小,催化活性相對較低。。因此,對于高溫運行的項目,必須進行配方優化。催化劑主要成分中,v2o5的活性是高的,但是其抗高溫燒結的能力是低的。wo3或moo3活性相對較低,但是具有優異的抗和抗燒結能力,所以優化配方時要減少v2o5的含量,增加wo3或moo3的含量,安徽催化劑,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催化劑對高溫的耐受性。但是,配方的改變,降低了催化劑的活性,要滿足相同的性能要求,就要采用較多的體積。另一方面,低溫脫硝催化劑,在高溫中催化劑失活加快,還必須留有較充足的催化劑儲備體積。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后導致高溫項目的催化劑用量一般都較多。
垃圾焚燒發電和摻燒市政污泥是解決環境污染和能源危機的較好方案,但是由此也給scr催化劑的設計、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垃圾和污泥中的p、na、k、cao等使催化劑的元素含量是普通媒質中的數十倍,代用燃料的強毒性使得即使燃用時間很短,也會給催化劑帶來較大危害。另外我們也有這樣的經驗教訓,省煤器灰斗輸灰效果不好,脫硫脫硝設備,將形成催化劑的堆灰,-者甚至壓彎催化劑支撐梁。對于催化劑來說,積灰和磨損是“孿生兄弟”,有積灰必然導致局部區域流速偏大,從而導致磨損。脫硝催化劑對于流場的敏感程度非常高,這是因為流場將伴隨著局部灰分濃度高于催化劑選型時使用的設計值,導致催化劑局部積灰如一樣難以。脫硝催化劑節距小,本身又比較脆,如果有大顆粒物-在催化劑表面,容易形成大面積堆灰和磨損。
當催化劑運行一段時間后,不可避免地因為各種復雜的物理和化學作用而失活。再加上我國燃煤電廠多燃用劣質煤、運行煤種頻繁變化以及燃煤成分復雜的特點,使得scr脫硝催化劑的使用壽命縮短,催化劑的更換速度加快。脫硝催化劑的化學壽命基本上是按24000小時設計的,意味著運行三到四年后,其催化劑活性會降低。按照脫硝催化劑的運行更換規律,預計廢催化劑的產生量為每年10-24萬立方米約5-12萬噸/年),呈每年遞增趨勢是一種極其粘稠的物質,粘附在設備表面極難清除。如果粘附在催化劑表面,又會繼續粘附飛灰顆粒,導致scr催化劑積灰堵塞。-銨是一種干態的粉狀物質,當生成量較多時,會增加煙氣中的飛灰濃度,加劇催化劑的磨損,并使催化劑積灰堵塞的風險增大。為了消除或減少(nh4)hso4對設備的粘附和腐蝕,只能在(nh4)hso4的溫度adp以上噴入nh3,以使生成的(nh4)hso4呈氣態,隨煙氣流出scr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