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樹苗生長的過程中,在不同階段對肥料的需求量或者需求品種是不同的,我們應該根據桃樹長勢具體情況來施肥,還要考慮到當地的氣候和環境。
我們不討論每個時期具體施用什么肥料,我們簡單說下施肥方法來供果農朋友們參考。有一點要切記,施肥后要及時,使肥效好的被利用。常見的桃樹苗木施肥方法有2種,一是溝狀施肥一是挖坑施肥,這2種施肥方法都要注意桃樹樹冠的大小,不要離樹太近以免燒根,也不要太遠。
溝施肥一般是再聚樹干50到60厘米向樹干外挖-10厘米寬度20厘米的溝,溝形狀可以是狀,瑞蟠13號桃苗批發基地,直溝,環狀溝等,如果是環狀溝一定要在桃樹樹冠外沿,將肥料施予溝內,填土蓋平澆水即可,如果肥量大,要玉兔混合均勻在蓋土。
挖坑施肥則是在樹冠下挖幾個到十幾個10厘米左右的深坑,形狀可圓可方,蔣飛來哦放入坑內,蓋土加水,如果肥量大,同樣要注意玉兔混合均勻。
一、桃樹的枝芽特性
桃樹的自然屬性與蘋果明顯不同。與修剪有關的枝芽特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1、萌芽率和成枝力均高,生長量大。對其修剪不存在促枝的問題。培養紡綞形比蘋果更為容易,簡單。
2、芽具有早熟性,當年生新梢形成芽當年就能萌發,形成二次付梢,有的甚至形成三次付梢,分枝級次高。由于芽的早熟性和生長量大的特點,幼樹對修剪比較敏感。
3、干性較差。它的干性比蘋果還要差,所以在修剪上更要極早地控制側生枝,扶持中干。
4、桃潛伏芽少、壽命短(杏、李、櫻桃等其他核果類的潛伏芽壽命要比它長得多)。成花易、結果早,衰老快,不易更新。因此在修剪上更新要快。
5、極快強,容易造成旺長中心,加速兩極分化。結果部位外移快,枝條衰弱快,因此,在修剪上,要加強對旺長中心和前端的控制。-,穩定結果部位。
6、頂芽均為葉芽(蘋果的花芽為頂芽)。腋芽有單、復芽之分。著生一個芽為單芽時不是葉芽就是花芽,但著生兩個芽以上為復芽,雙芽者必定為一個花芽和一個葉芽,三芽者為中間為葉芽,兩側為花芽。復芽實質上是一個極短的短枝,葉芽為頂芽,花芽就是腋芽,只不過是極短而已。由于花芽為純花芽(僅生花者,混合花芽是先抽新梢而于新梢上生花者),所以單芽多的品種易于光禿而無分枝,復芽多的品種不易光禿。
分清純花芽和混合芽的生產意義是:混合芽只能疏花、疏果,但不宜疏芽。因為疏芽就要去掉相應的葉片,是其不足之處。而純花芽既可以疏芽,也可以疏花、疏果。疏芽時一定不要疏掉中心芽,即葉芽。
7、果枝的分類
1)長果枝:30-60cm左右,基部葉芽2-3個,近于頂端,僅生葉芽。凡是近于中庸的長果枝,不但能善于結果,而且能抽生新梢。葉片的同化作用,自身能助果實生長,同時,其上著生的新梢,也易于變成結果枝,作為翌年結果用,而尤以其在部葉芽,如果能使其抽生結果枝,且可近于主枝結果,留作更新枝-。由此可知,桃樹一般以長果枝為優良的結果枝。
2)中果枝:15-30cm,通常為單芽,并且在都是花芽,只有頂芽為葉芽,基部雖然也有葉芽,但是都發育-,不易抽生出枝,所以中果枝遠不如長果枝好。
3)短果枝:15cm以下,節間短,發育充實,都是單芽,除頂芽為葉芽外,大致都是花芽。短果枝也比較充實,長得果實也很大,并不亞于長果枝,但是短果枝只有頂芽萌發為新梢,在營養上不如長果枝,而且頂端的新梢常因結果而無力抽生為長枝,且多為細弱枝或短果枝。這樣連續2-3年就和中果枝相同,自然枯死。在修剪上應注意盡量使枝下部的短果枝,使其頂芽抽生為上果枝。但從結果來說,短果枝所結的果實往往較長果枝為大,之是因為短枝形成時,停長早,枝條充實,花芽分化飽滿,翌年開花后,其頂芽所生的新梢停長早,消耗養分少,光合產物積累的早。所以,只要全樹留果不過多,且有適當的葉面積,樹勢健壯,短果枝所生的果實,反而較大。
二、
以桃樹紡錘形樹形為例,其培養的要點,與蘋果的修剪原理相同,仍然是中干與其上直接著生枝的調節,但是比蘋果要更容易,起碼不用進行促枝。蘋果的修剪難點是把中干上的枝促生出來,而桃樹的關鍵是極早地把側生枝控制下來,扶起中干,重點取決于一年的修剪措施的落實。根據以上生長結果特點,在修剪上,應主要抓好以下幾條:
1、樹形培養
1)高定干:由于培養樹形為紡綞形,由于它的干性比蘋果還差,所定干要更高。要盡量地高定干,維持中干優勢。要在嚴格進行分級栽植后,高定干,但必須每一行保持大體一致。定干時要將側生枝一律重截成“一根棒”。
2)拿(捻)梢。當新梢基部半質化時要及時拿捻梢,具體辦法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新梢基部,用力擰轉,當覺得有“離骨”響聲或感覺時即可,拿捻枝的時間必須在新梢基部半木質化時進行。過晚容易擰折。拿枝后,角度開張。由于桃樹的成枝力和萌芽力都比較高,拿枝要在生長季節要進行3-5次。 主要實施對象是生長勢力較強的新梢,凡是長度達到30cm以上均要順次進行。但是應注意,中干延長新梢不能進行。
拿枝的作用:一是可以控制側生梢的長勢,促其成花。二是可以提高中心延長新梢的長勢,增強干性。三是,加大新梢的角度。新梢角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增加中干延長新梢的高度。四是,可以減少不-的枝梢剪截。
3)冬剪。盡量減少冬剪的修剪量。應本著降低級次,減少-的原則。在少去枝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疏枝。如基療枝離地面過低又過強,對枝本來就很粗,上面的新梢又很旺,可以適當疏旺疏強,其余甩放。
2、應-注意的問題
1)幼樹修剪要輕。根據其生長量大、芽具早熟性、分枝級次高的特點,在修剪上,幼樹期要從輕處理。手法上,少疏、多放、不截。以疏為主,疏放結合。應當疏去影響樹形和結果的關鍵枝。要重視拉枝開角。桃樹拉桿開角也是十分-的。從整體來看,通過對側枝的拉枝可以提-性,促進中干的長勢。從側生枝來看,由于枝角的加大,可以減緩前端的長勢,提高內膛的長勢,防止結果部位外移。
2)及早地控制側生枝。根據其干性差的特點,在修剪上,及時控制側生枝,扶壯中干,增強紡綞形結構,把拿枝開角作為夏季修剪的主要措施。栽上一年夏季就要拿枝開角。其主要作用:開角、控制旺長、扶壯中干、促進成花。凡是長度達到30cm以上均要順次進行。但是應注意,中干延長新梢不能進行。
在拿擰梢的同時,結合開角,調節方向。對于-旺盛的旺梢可以酌情疏除。
3)應-重視夏季修剪。要搞好桃樹修剪必須“冬夏結合”。夏季修剪前期一是拿枝,二是疏旺。冬剪應去而沒有去的,生長過旺的果枝、徒長枝、重疊枝,應結合疏果果斷地疏去。宜多拿枝,少疏枝,如果冬剪比較好,-不用再疏枝。
4)栽植當年于七月下旬,噴打多效唑或pbo,進行促花。為明年結果打好基礎。
5)結果后,即采收前后的修剪管理,一是控旺,二是摘葉。采前管理的重點是如何提高果品,尤其是上色管理。影響上色管理的主要因素是可溶性光合產物的積累和風光條件。
桃苗新品種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大致可以從溫度、光照、水分、土壤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溫度:桃樹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不同,栽植桃苗新品種要求當地年平均溫12—17℃,桃樹開花期對低溫抵抗力較弱,要求溫度在10℃以上,此期間遇上倒春寒會對座果造成不利影響。
光照:桃樹屬喜光性果樹,如果光照不足容易造成樹冠枝條大量而光禿,造成結果部位上移,-影響桃的產量。在樹體管理上應充分考慮桃樹喜光的特點,樹形宜自然開張,種植距離不宜過密。
水分:桃樹根呼吸旺盛、怕澇,連續積水48小時就會造成落葉和死樹,地下水位高和排水-的桃園,桃樹易早衰。春季雨水不足,萌芽慢,開花遲;生長期供水不足等都會影響果實發育和枝條生長,但果實成熟期雨量過大卻容易使果實著色-,品質下降,裂果加重。
土壤:桃樹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適合選擇排水-,土層深厚,微酸性和中性的沙質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