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道”施工期間
所謂 “跑道”,其實是由304不銹鋼構成的5個養殖水槽,每個水槽長28米寬5米深3米。在傳統的養魚模式中,高密度養魚---,一般水塘或者小型水庫中的水是相對靜止,魚在水中自由活動,而這種新型的養殖模式顛覆了傳統,一字排開的養殖水槽兩頭裝著攔魚柵,前面的“推水增氧”裝置使兩邊塘水24小時循環流動,后面的吸污裝置則時刻收集魚糞殘餌。把魚---在相對狹小的空間里,而讓流動的水不間斷地在“跑道”內流過,帶來氧氣、食物,帶走糞便、殘渣。
減少了養殖成本
以往在投料、施藥、捕撈過程中,高密度養魚,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50畝左右的魚塘,在捕撈季,需要雇傭十幾人進行拉網式捕1魚,效率不高且成本---。而新型的養殖模式下,投料、施藥均只要一人就可以輕松操作,捕撈時也只需兩名工人即可勝任。且魚藥的使用---減少,周恩平笑著說:“整個夏天都沒用過魚藥,魚照樣活蹦亂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