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感器英語:inductor,又稱:扼流器、電抗器是一種電路元件,會因為通過的電流的改變而產生電動勢,從而抵抗電流的改變。原始的電感器是1831年英國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鐵芯線圈。
電感器的結構類似于變壓器,但只有一個繞組,一般由骨架、繞組、屏蔽罩、封裝材料、磁心或鐵心等組成。如果電感器在沒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接通時它將試圖阻礙電流流過它;如果電感器在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斷開時它將試圖維持電流不變。
電感是儲能元件,多用于電源濾波回路、lc振蕩電路、中低頻的濾波電路等,其應用頻率范圍很少超過50mhz。
對電感而言,它的感抗是和頻率成正比的。
這可以由公式:xl = 2πfl 來說明,其中xl是感抗單位是ω。
例如:一個理想的10mh電感,300度高溫固定電感,在10 khz時,300度高溫固定電感價格,感抗是628ω;在100 mhz時,增加到6.2mω。因此在100mhz 時,此電感可以視為開路open circuit。在100mhz時,300度高溫固定電感公司,若讓一個訊號通過此電感,將會造成此訊號品質的下降。
電感是導線內通過交流電流時,在導線的內部周圍產生交變磁通,導線的磁通量與生產此磁通的電流之比。當電感中通過直流電流時,其周圍只呈現固定的磁力線,不---間而變化;
可是當在線圈中通過交流電流時,其周圍將呈現出---間而變化的磁力線。根據法拉弟電磁感應定律—磁生電來分析,變化的磁力線在線圈兩端會產生感應電勢,此感應電勢相當于一個“新電源”。當形成閉合回路時,此感應電勢就要產生感應電流。由楞次定律知道感應電流所產生的磁力線總量要力圖阻止磁力線的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