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動機機油消耗量過多 的原因分析
1.機油外部泄漏
(1)潤滑系統各孔口、油管接合不牢,密封面螺栓松動,全合成發動機油,密封圈襯墊老化、腐蝕,造成機油外漏。
(2)曲軸前、后油封磨損或損壞時,將發生漏油現象,且漏油量較大。
(3)機油壓力過高,導致密封襯墊、密封膠圈,造成機油外漏。
2.曲軸箱通風裝置失效
(1)曲軸箱內的廢氣循環不暢或不循環。
(2)曲軸箱進氣不暢或不進氣。
(3)單向流量控制閥關閉不嚴或通風軟管破損。
3.活塞、活塞環和缸壁之間間隙過大,氣缸變形
(1)當活塞、活塞環和缸壁由于磨損造成間隙過大時,活塞就會在氣缸內擺動,造成過多的機油從活塞的一側進入到燃燒室內。
(2)氣缸磨損成錐形或橢圓形后,圓度或圓柱度超出技術標準,活塞、活塞環和缸壁就不能-地貼合,飛濺的機油就從縫隙處上竄到燃燒室而被燒掉。
燒機油
檢測方法:
發動機各部件間隙過大、裝配調整不當或長時間磨損等原因,都會使機油經不同渠道進入燃燒室而被燒掉。發動機燒機油現象的輕重,可通過觀察排氣管尾氣的顏色加以判別和檢視。當發動機怠速運轉時,在尾氣中有深藍色的煙排出,若讓發動機做短暫的加速運轉,排氣管-會因深藍色煙的過量排出,而出現較為明顯的煙霧;有時,通過觀察加機油口也-察到大量的煙或有脈動的冒煙現象,這樣便可判定發動機燒機油。
處理方法:
發動機燒機油是較-的故障現象,遇此情況,應給予足夠重視,并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發動機有關部件磨損過度,sp 全合成發動機油,會導致配合間隙過大,從而使過量的機油濺到汽缸壁上,遠-過了油環的刮油能力。
比如,曲柄軸瓦間隙過大,機油便會從一個或多個壓力潤滑軸瓦處泄露,大量地濺入或噴入活塞下的汽缸壁上;又比如,活塞及活塞環與汽缸磨損過甚致使配合間隙過大,以及汽缸非圓形磨損;還有一種情況,往往是不易引起人們注意的,那就是活塞環槽的磨損。
不論活塞環加工如何,對于-磨損成不平直的活塞環槽,即使更換新環后,也不能形成有效的油封作用,相反還會加劇活塞環泵油現象的出現。因此,檢修時應對活塞環槽的磨損加以測量。
使用低粘度機油的意義:
目前的趨勢是,發動機機油使用的粘度越來越低,早期德系車、美系車大都使用5w40、0w40這種高粘度機油,日系使用0w20、5w30粘度的機油,現在,德系渦輪增壓發動機也大都使用5w30粘度,這么做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低粘度機油阻力小,油耗表現好
發動機曲軸是半泡在油底殼機油池里,全合成發動機油-,機油粘度越低,阻力越小,全合成發動機油,對曲軸回轉影響較小,油耗自然會降低。
2、低粘度機油流動性-,發動機低溫冷啟動磨損小。
實驗證明,發動機90%以上的磨損都是發生在冷啟動時,熱車時潤滑系統建立以后,磨損非常小。發動機長時間停放以后,上半部分的機油會回流到油底殼內,零部件之間沒有機油保護,啟動發動機瞬間,由于發動機油泵泵油還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到達潤滑面,零部件處于干磨,乏油潤滑,機油粘度越低、油泵泵油阻力越小,干磨時間越短,自然摩擦越小。-是北方低溫環境下,機油流動性差,使用0w機油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