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桃苗果樹一旦開花坐果,能不能生產出果,能不能獲得高產,與當年的葉片保護關系重大。果樹的上年營養積累,經過開花、長葉、發新梢,到5月下旬至6月上旬基本消耗掉,果樹進入營養轉換期。所謂的營養轉換期,就是由利用上年貯藏營養轉換為利用當年營養。當年營養來自于葉片的光合作用,因此,保護好葉片才能保障當年果實的正常發育。
當年施足、施好肥料,是早熟桃苗下年獲得豐產的基礎。6月上旬花芽開始分化,早熟桃苗哪里有賣,需要足夠的養分供應,因此,6月追肥是非常-的。但相比較而言,秋施基肥更為關鍵。立秋之后,果樹葉片合成功能達到高峰,越早施入基肥,越能有更多的無機營養經過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營養,供給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之所以形成大小年現象,就是大年時果樹消耗過多而肥料施入不足,導致花芽難以形成,下年沒有產量。
由此看來,在秋季的早熟桃苗果樹管理中,保護好葉片和早施基肥,是當年豐產的-,也是下年豐產的基礎。人們總是依靠樹上修剪來調節樹勢,其實,適當的根系修剪同樣能起到增強樹勢的作用,尤其對衰弱的老樹,更要注重根系修剪。果樹根系修剪得適時、適量,能在短期內恢復甚至超過原來的根系生長量。由于大量新吸收根的形成,可以大大提高整個根系的活力。
早熟桃苗長枝修剪技術是一種較為簡便的修剪技術,修剪時很少短截,主要采取疏剪、回縮更新、長放的方法。由于在修剪時基本上不短截,所有修剪選留的1年生果枝的長度相對較長,故稱為長枝修剪。傳統的桃樹冬季修剪以短截較多,通常“枝枝要剪”,剪過的結果枝條平均長度較短,也稱作短枝修剪。
早熟桃苗長枝修剪有利于緩和樹體枝梢的營養生長勢,有助于維持樹體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是生長過旺的果園,在控制幼樹過旺生長方面效果明顯;有效-樹冠內光熱微氣候生態條件,增強樹體通風透光,明顯提高果實品質;克服了傳統修剪技術復雜的缺陷,操作簡便,容易掌握;緩和樹體生長勢,夏季徒長枝和過旺枝少,冬季修剪量少,省時省工;采用長枝修剪后,果枝率增加,花芽高,有利于提高花芽、花朵對早春晚霜凍害的抵抗能力,樹體的豐產和穩產性能好;促進內膛枝更新復壯,能有效地防止結果枝的外移和樹體內膛光禿。
適用早熟桃苗樹形及主枝留量。從理論-析,長枝修剪適用于各種桃樹。目前,根據生產上桃樹定植密度,大多數采用三主枝開心形或兩主枝y形。依據不同的定植密度和樹形,主枝數量控制在每畝90~115個,角度控制在45°~55°,一般每個主枝上留7個左右的大、中型枝組,枝組相應地均勻分布在主枝兩側,同側大枝組保持間距70公分以上,盡量做到不留側枝、背上和背下枝組。
由于早熟桃苗栽樹后定干高度在60厘米左右,年抽生的側生枝較長,平均長度60~70厘米,有的70~80厘米。第2年結果垂地,影響桃果,在全樹枝量較大的情況下,可以逐年提干,早熟桃苗,每年去掉1~2個低位枝圖7,將干高提到80~90厘米處。第3、5年,可提到90~100厘米處。桃樹極性較強,栽后年秋季,樹高可達2.3米,2年生樹高可達3.5米,3~4年生樹應穩定在2.6~2.8米。超過3米,各項操作倍感不便,同時,因光照惡化,早熟桃苗多少錢,下部死枝-,所以,注意落頭開心圖8,同時疏、縮上部過多、過大、過強枝組,保持樹勢上下平衡,結果穩定。
為保持早熟桃苗干的優勢,要保持干枝比在1∶0.3~0.5左右,每年冬季修剪時,保定早熟桃苗,應注意疏1~3個粗大側生枝,尤其是低位枝、競爭枝、直立徒長枝,保留健壯、細長的側生枝,-要重視保留從干上發生的優良長果枝枝組。總量是年冬留15個,第2年留21個,第3~5年留20~25個,同時還要留8~10個中果枝,盡量保持枝量穩定,樹體大小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