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植栽培,早產高產。由于晚秋黃梨具有成花容易,結果早的特點,為此,前期豐產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密植,栽培密度為2米×3米和2米×4米。每畝栽植111株和84株,兩種栽植密度前者比后者第3年平均每畝多產梨400千克。
2合理負載。為了節約樹體營養,使樹體合理負載,生產果品,我們進行了疏花疏果。疏花疏果宜早不宜晚,疏花從花芽現蕾期開始,疏果于花后30天完成。疏花時按照每20~30厘米留一個花序,其余全部疏除;疏果時每30厘米留一個單果,一次疏成。
3果實套袋。晚秋黃梨為褐皮梨,內在品-,但外觀不理想,需要套袋栽培。應選擇外黃內黑的大型紙袋。套袋時間在謝花后30~45天,幼果如拇指大小時套袋,10天左右結束。套袋定要噴殺蟲殺菌混合藥1~2次,用藥對象主要針對梨黑星病、輪紋病及梨木虱、黃粉蟲等。
4樹形采用疏散分層形,樹體主干高約40厘米,樹冠高約2.5米。定植當年可在40~50厘米處定干,若苗木細弱應在基部4~6芽處重截,促發強枝。第2年,在定干附近抽發4個以上長枝,即可選留層三大主枝。此時修剪要求弱枝輕剪,多留枝芽,促其粗壯,梨星毛蟲-方法強枝重剪,以平衡三大主枝的生長勢。中心干可在1/2處重剪。第3年,中心干選一斜生枝于1/2~2/3處短截,其余剪除。選角度較開張枝繼續作主枝延長枝,于1/2~2/3處剪截,剪口芽朝外。將與中心干距離在50厘米以外的輕截留作副主枝,50厘米以內的可拉平作輔養枝。
5實行配方施肥。根據晚秋黃梨特性,制定科學的施肥方案,加大有機肥和鉀肥的使用量,具體配方為∶氮∶磷∶鉀=1∶0.5∶1,配以微量元素硼、鋅、鈣等,在具體的施肥過程中,根據樹勢、樹齡不同、生長季節不同施肥,一般前期偏-磷肥、中后期偏重磷鉀肥。
6合理灌溉。水分對晚秋黃梨的生長發育、果實品質影響-。所以在晚秋黃梨生產中,除了花期前后、新梢生長期、果實膨大期-充足的水分外,其他時期一般不灌溉。
7果園覆草。每年于麥收后在晚秋黃梨園內覆蓋作物秸稈或雜草,厚約25厘米,覆草后能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根系生長環境,-土壤團粒結構,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繁殖和分解活動,提高土壤營養素。據調查覆草比不覆草的土壤氮、磷、鉀有效成分相應提高55%,28%和29%.果園覆草可有效提高果實品質,增加梨園經濟效益。
8-套袋梨果黃粉蟲、康氏粉蚧。套袋后易發生的蟲害主要是黃粉蟲、康氏粉蚧等。可選用專門的套果藥袋,利用紙袋上的藥劑來預防和殺滅病菌害蟲。如藥袋,也可將自制的果袋放入殺菌劑中浸泡,取出曬干后再套果對-黃粉蟲、康氏粉蚧等效果十分理想。
1病蟲害-
苗木在生長季節,經常會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襲。對于這些病蟲害,要及時發現,及時-,以利于苗木的正常生長。在春季,害蟲對嫩芽危害十分猖獗。主要有蘋毛金龜子、黑絨金龜子和梨莖蜂等。通過套塑料袋,既可以保持袋內一定的溫度和濕度,避免苗木抽干,而且發芽快,成活率高,同時還可防止金龜子、梨莖蜂的危害。其具體操作方法是,用自制的長100厘米左右、寬10厘米左右的塑料筒,套在植株上,將底部壓實。待芽體萌發后,分步除袋,即按芽體萌發的順序逐個破洞,在新梢長出3厘米左右時,選擇陰天或傍晚-除袋。
2肥水管理
新梢長出10厘米左右時,追施-氮肥,用量為每株10—20克。進入9月份,應控制施肥,或噴布生長,使植株及時停長,充分木質化,積累較多的養分,有利于越冬和提早結果。
3病蟲害-
苗木在生長季節,山梨苗批發,經常會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襲。對于這些病蟲害,要及時發現,及時-,以利于苗木的正常生長。在春季,害蟲對嫩芽危害十分猖獗。主要有蘋毛金龜子、黑絨金龜子和梨莖蜂等。通過套塑料袋,既可以保持袋內一定的溫度和濕度,避免苗木抽干,而且發芽快,成活率高,同時還可防止金龜子、梨莖蜂的危害。其具體操作方法是,用自制的長100厘米左右、寬10厘米左右的塑料筒,套在植株上,將底部壓實。待芽體萌發后,分步除袋,即按芽體萌發的順序逐個破洞,在新梢長出3厘米左右時,選擇陰天或傍晚-除袋。
1. 砧木與接穗的親合力,不同的品種、不同砧穗組合會有不同的親合力體現,在嫁接操作時應該尤其留意。
2. 溫度,通常控制在15℃以上時,植物的愈傷組織在15~20℃時愈傷組織生長會加快;20~30℃時,愈傷組織生長較快;25℃時愈傷組織生長快。因此春季嫁接時,應盡量將接穗嫁接向陽處,以助提升溫度,促進-。
3. 濕度,梨樹苗嫁接口要維持一定的濕度,讓嫁接口在濕潤的環境條件下生長,嫁接后接口需要密閉不可透氣,避免水分的蒸發。
4. 光照,梨樹苗的愈傷組織在光線較暗的條件下,生長速度較快。所以,在夏季嫁接應盡量將接穗嫁接在苗木的背陰處。
5. 操作,嫁接操作應該具有比較熟練的嫁接技術,在正確的嫁接技術操作條件下,嫁接的速度越快,成活率也越高。
梨樹苗經過層積后(約40至60天),于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進行播種。山梨每畝播種量是3至4斤,杜梨每畝播種量大粒種子是3至4斤,小粒種子是2至3斤,豆梨是1.5至2斤;在干旱的情況下,可覆土2至2.5cm,易板結的土壤覆土薄一些,上面可用草覆蓋。播種后的管理基本上與蘋果樹的育苗類似。
2、嫁接方法用芽接或者枝接都易成活。由于梨樹的形成層活動停止比蘋果早,因此芽接要安排在蘋果前面。一些品種春季萌芽早例鴨梨、慈梨,枝接也要提早。
3、梨的芽和葉枕都較大。芽接時需要砧木較粗,通常在0.6cm以上。因此要在苗高30cm左右時,留大葉片的7至8片處進行摘心加快長粗。
4、為了多出苗、出好苗,還可在一年中不同季節來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嫁接。
5、梨苗必須達到合格標準才可出圃,需要接合部-,主、側根完整、須根較多,苗木粗壯、帶內芽子飽滿,無檢疫病蟲對象等。
1 采摘
晚秋黃梨苗10月上旬即可成熟。成熟的果子是黃褐色,果皮鮮亮,果肉細白,甜脆,果汁濃。
對于成熟的梨果要及時地進行采摘和貯藏,否則就會招惹蝶類叮咬,使果子腐爛造成損失。
采摘前先要準備好竹筐和運輸工具。
晚秋黃梨的果實比一般的梨果大,采摘晚秋黃梨的果子一定要小心謹慎,一個一個地摘。輕輕地摘下來,慢慢地放到竹筐里。
摘果的時候,不要誤碰別的果子,以防止把別的果子碰掉,摔傷的果子放不住,容易變質。
摘果要講究穩、準、輕、慢。抓果要穩,摘果要準,揪果要輕,放果要慢。摘果的過程要堅持穩摘、慢放。以防碰掉,摔傷別的果子。
放果時不能碰傷擠壓筐內別的果子。要-果子完整無損地從樹上摘下來放到筐子里,為長期保存打好基礎。
果實貯藏非常簡單,不象別的梨果需要恒溫庫。晚秋黃梨的貯藏用一個簡易的地下室就行了。在果園的適當位置就地挖一個寬5米,長10米,深4米的坑,坑壁用磚砌一下,蓋上樓板。地下室內不用放置任何控溫和其它的設備。地下室的溫度是自然常溫狀態。但是,地下室放滿梨果以后很容易造成空氣渾濁,滋生一些致病菌。那么怎樣預防呢?
在地下室的上部留上通氣孔。通氣孔可以進行空氣循環,保持地下室內空氣新鮮。
這是地下室高出地-分。高出地面的部分可掌握在80公分高,高出的這部分是為了設置通風孔。
地下室準備好以后,再用kmno4溶液水對室內進行消毒滅菌。kmno4與水的比例為0.05:100。盡管地下室比較簡單,但是消毒這個環節不能馬虎。噴灑kmno4溶液要噴勻,各個墻面都要噴到。
準備工作做好以后,將晚秋黃梨一筐一筐地擺放到地下室里,擺放時要輕搬慢放,-碰撞。在這個地下室里,晚秋黃梨可貯藏到明年的六月份。水份不減,甜味不變,照樣新鮮好吃。
如果是用于上市銷售,可以對果子先套上網套,再裝入包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