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常用的raid,分別是raid 0、raid1、raid 2、raid 3、raid 4以及raid 5,再加上二合一型 raid 0+1﹝或稱raid 10﹞。我們先把這些raid級別的優、缺點做個比較:
raid級別 相對優點 相對缺點
raid 0 存取速度很快 沒有容錯
raid 1 完全容錯 成本高
raid 2 帶海明碼校驗,冷磁盤陣列公司,數據冗余多,速度慢
raid 3 寫入性能較好 沒有多任務功能
raid 4 具備多任務及容錯功能 parity 磁盤驅動器造成性能瓶頸
raid 5 具備多任務及容錯功能 寫入時有overhead
raid 0+1/raid 10 速度快、完全容錯 成本高
1、das--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直接訪問存儲設備das以服務器為中心,傳統的網絡存儲設備都是將raid硬盤陣列直接連接到網絡系統的服務器上,這種形式的網絡存儲結構稱為das( direct attached storage)。 [6] 2、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加存儲設備nas以數據為中心,nas是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的簡稱,中文稱為直接聯網存儲在nas存儲結構中,存儲系統不再通過i/o總線附屬于某個特定的服務器或客戶機,而是直接通過網絡接口與網絡直接相連,由用戶通過網絡訪問。 [6] 3、san--storage area networks存儲區域網san以網絡為中心,san是一種類似于普通局域網的高速存儲網絡。san提供了一種與現有lan連接的簡易方法,冷磁盤陣列公司,允許企業獨立地增加它們的存儲容量,并使網絡性能不至于受到數據訪問的影響。這種獨立的專有網絡存儲方式使得san具有不少優勢:可擴展性高;存儲硬件功能的發揮不受lan的影響;易管理;集中式管理軟件使得遠程管理和無人值守得以實現;容錯能力強。san主要用于存儲量大的工作環境,如醫院大型pacs等,但現在由于需求量不大成本高而影響了san的市場。
raid稱為廉價磁盤冗余陣列。raid 的基本原理是把多個便宜的小磁盤組合到一起,成為一個磁盤組,使性能達到或超過一個容量-、價格昂貴的磁盤。
目前 raid技術大致分為兩種:基于硬件的raid技術和基于軟件的raid技術。其中在linux下通過自帶的軟件就能實現raid功能,這樣便可省去購買昂貴的硬件 raid 控制器和附件就能-地增強磁盤的 io 性能和-性。由于是用軟件去實現的raid功能,冷磁盤陣列公司,所以它配置靈活、管理方便。同時使用軟件raid,冷磁盤陣列,還可以實現將幾個物理磁盤合并成一個的虛擬設備,從而達到性能改進和數據冗余的目的。當然基于硬件的raid解決方案比基于軟件raid技術在使用性能和服務性能上稍勝-,具體表現在檢測和修復多位錯誤的能力、錯誤磁盤自動檢測和陣列重建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