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絮凝劑的絮凝作用
絮凝作用是一個球形粒子受重力的作用,在靜止的液 體中進行自然沉降時,其沉降速度與粒子 直徑的平方成正比。一般直徑小于100 直徑的平方成正比。一般直徑小于100 μ的 細小粒子,其自然沉降速度是極其緩慢的。 實際上完全靠重力的作用,這些微粒是不 能沉降的。然而,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及 其它水懸浮體中所含的固體懸浮物都屬于 難以自然沉降的膠體分散相或組分散相類 物質。
使用混凝法處理任何廢水,都存在佳絮凝劑和佳投---,通常都要通過試驗確定,投加量過大可能造成膠體的再穩定。一般普通鐵鹽、鋁鹽的投加范圍是10~100mg/l,聚合鹽為普通鹽投加量的1/2~1/3,礦物質絮凝劑供應商,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投加范圍是1~5mg/l。
投加順序
當使用多種絮凝劑時,需要通過試驗確定佳投加順序。一般來說,當無機絮凝劑與有機絮凝劑并用時,應先投加無機絮凝劑,礦物質絮凝劑作用,再投加有機絮凝劑。而處理雜質顆粒尺寸在50μm以上時,礦物質絮凝劑,常先投加有機絮凝劑吸附架橋,再投加無機絮凝劑壓縮雙電層使膠體脫穩。
絮凝劑工作原理
絮凝沉淀法是選用無機絮凝劑如---鋁和有機陰離子型絮凝劑聚丙酰銨pam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廢水中,礦物質絮凝劑銷售,便會產生壓縮雙電層,使廢水中的懸浮微粒失去穩定性,膠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體、礬花。絮凝體長大到一定體積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脫離水相沉淀,從而去除廢水中的大量懸浮物,從而達到水處理的效果。為提高分離效果,可適時、適量加入助凝劑。處理后的污水在色度、含鉻、懸浮物含量等方面基本上可達到排放標準,可以外排或用作人工注水采油的回注水。
在用沉淀法去除水中帶色有機膠體雜質時,可使用雙電解質系統。先用帶有高正電荷的陽離子型聚電解質使這些有機膠體脫穩,然后再用大分子量非離子型或陰離子型聚電解質使已脫穩的有機膠體絮凝成易沉淀的絮體。
二次沉淀池中常使用陽離子型聚電解質作絮凝劑,但其投加量要比在初次沉淀池中少一些。原因是初次沉淀池中所添加的陰離子型聚電解質有一部分在進入二次沉淀池后繼續發揮作用,而且二次沉淀池中所添加的聚電解質在污泥回流中能反復得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