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招牌匾:
這類匾額就是商店的招牌,在今天仍然屢見不鮮。匾額世俗化的一種標志。匾額逐漸通過商匾這一形式進入民間生活的。這種匾大多為長方形,懸掛于門窗之上,尺寸以門面大小而定,實木牌匾批發,顏色大多為黑漆金字,也有黑漆綠字或紅漆黑字的。而大商號或講究的店鋪也有將題字鐫刻于木板上再貼金,有人稱之為“-”,這樣的匾額顯得-醒目莊重。
在園林建筑類匾額中,有一種匾額-特殊,我們稱之為堂號匾。堂號是用來表示姓氏、發揚祖風的匾額,通常選用與自家姓氏相關的成語或典故。如王姓書“三槐堂”,或匾以“槐蔭啟秀”。其故事出自《宋史·王旦傳》,北宋初年,尚書兵部侍郎王祐文章寫得好,做官有政績。他相信三家后代必出公相,并在院子里種下三棵槐樹,做為標志。后來,他的兒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當時人稱“三槐王氏”,在開封建有王家的三槐堂。
在翰林匾額博物館的館藏中,實木牌匾廠家,還有很多可以體現主人高潔的品質或者修身自勉的匾額。比如清代協辦大學士陳-就題有“安敦堂”之匾,敦,勉勵也,以立其志。還有“樹德堂”、“海涵堂”、“裕后堂”等,或是明志或是自勉或是警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