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苗率高
??嫁接梨苗批發種子很小,稍微操作不慎就會降低出苗率,甚至沒有苗。假如種子本身有問題,出苗率就---了。即使種子沒有問題,冬季沙藏和沙藏后的保管出了問題也可能造成全軍覆沒。以上這些問題在生產上經常出現,因此梨樹育苗漸漸轉向分工,培育梨樹苗的可直接購買小杜梨苗栽種。
2.根系好
??嫁接梨苗批發根系發達,須根多,入土深,適應性強,抗旱、耐澇、耐鹽堿。
3.成苗率高
??直接栽種嫁接梨苗批發育苗,每畝達到出售標準的成苗比例比種子育苗大得多,這是因為栽種的嫁接梨苗批發己經有了比較發達的根系,嫁接時苗子比較粗大,達到嫁接標準的樹苗多,嫁接后生長也快。
4.出圃快
??假如栽種的嫁接梨苗批發比較大,栽后就可以嫁接早酥紅梨苗,一年就可以出售。
5.苗圃地里長草少
??栽種的杜梨苗比播種的嫁接梨苗批發出芽早,生長快,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雜草的生長。而播種的嫁接梨苗批發經常缺苗斷壟,極易造成雜草叢生。
6.投入產出比小
??嫁接梨苗批發一般的價格在幾分錢到1毛多,視其大小而不同,成本當然高于購買種子,但是每畝的出苗率高(一般可以多3000棵以上),出售時單株的、價格都優于傳統的育苗方法。
一、溫室大棚梨樹環境調整
1、濕度:
萌芽期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開花期為50%,幼果膨大期為60%,果實采收期為50%。
2、光照:
溫室大棚栽培梨園因薄膜水滴凝結、塵埃污染等影響,棚內光照強度明顯小于棚外。應經常打掃、清洗透明覆蓋材料,增加透光率;樹冠下鋪設反光地膜;在日光溫室的后墻涂白或掛反光幕。
3、溫度:
開始升溫不宜過快,要逐漸提高溫度。萌芽期晝溫為12~18℃,夜溫為3~5℃。開花期晝溫為15~23℃,夜溫為5~10℃。幼果膨大期晝溫為18~23℃,夜溫為10℃。果實采收期晝溫為25~28℃,夜溫為13~15。
1、光照:
梨是喜光樹種,年日照時數需要1600~1700小時。光照充足,樹冠---和上部葉片光亮,色深而厚,枝條充實、粗壯,花芽分化好,果實發育充分,產量高,含糖量高,品---。光照不充足,葉片色淡、變薄,芽小,坐果率低,生長衰弱,甚至不能形成花芽。在一定范圍內,隨日照時數和光照強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強。所以,栽培梨樹時確定適宜栽植密度,選用---樹形,控制樹體高度和冠幅,維持單位面積上的一定枝葉密度,都是保持梨樹有---通風透光條件的要求。
2、水分:
梨每天的需水量為353~564毫升。梨每平方米葉面積日蒸騰水分40克左右。砂梨需水量多,較耐澇。白梨和洋梨比砂梨需水量少。秋子梨需水量少,較耐旱。總的來說,梨樹對水分供應要求較高,需水量大于蘋果,耐旱、耐澇性均強于蘋果,但久雨、久旱對梨生長均不利。
3、溫度:
梨樹喜溫,生長期需要較高溫度。秋子梨、白梨喜干燥冷涼的氣候,抗寒性較強;砂梨喜溫暖濕潤氣候,抗寒性較弱。西洋梨喜夏季干燥氣候而不耐夏濕,抗寒力也較差。當土溫達0.5℃以上時根系開始活動,6~7℃時生長新根,21.6~22.2℃生長快,超過30℃或低于0℃時停止生長。溫室大棚內氣溫達到6~8℃時,花芽開始萌動,梨樹開花始期要求溫度在12℃以上,14~15℃的氣溫連續3~5天,梨花即盛開;花粉發芽適溫度為25~27℃,花粉管伸長的適溫度為27~30℃,在15~30℃的范圍內,溫度越高,花粉管伸長越早,完成受精的時間越短,低于5℃時花粉管受凍。花芽分化以20℃左右氣溫為宜。
4、---:
當放風不足時,可人工增施---,以彌補棚內---濃度的不足。果實采收后,應及時將棚膜揭掉,以---梨樹的光照、通風條件,提高葉片的光合能力,增加貯藏養分的積累;同時,可以延長薄膜的使用壽命。
一、土壤管理
幼年梨園空地多,可在行間種植豆類、豆科綠肥作物,可以培肥肥土壤,可促進梨苗早果豐產。不宜間作玉米、烤煙、向日葵等高桿作物和大麥、小麥等強吸肥作物,樹盤周圍進行清耕,嫁接梨苗批發,成齡果園采用種植白三葉草的方式進行果園生草,視三葉草長勢及時切割,到9—10月采果后結合深翻,將草全部翻入土中。在行間進行人工鋪草可以提高早春地溫、穩定夏季士壤溫濕度,---土壤理化性狀等作用。
二、施肥
梨樹產量高,需肥量大,不同生長時期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量不等。n、k的吸收以新梢生長期和果實迅速膨大期多的,p的吸收量較n、k少,且全年比較均勻。為滿足梨樹各時期對營養的要求,大樹應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還要根據需要合理追肥。
基肥 為全年重要的一次肥料,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每株施60一l00kg腐熟的有機肥,加施1—2kg過磷酸鈣,追肥時間為采果后的9月一11月為宜。
追肥 開花前、謝花后、果實膨大期和采果后,視情況進行追肥。花前肥在2月底3月初進行追一次肥,株施淡人糞尿50kg或0.2—0.3kg尿素,結合進行。謝花后1—2周進行第二次追肥,每株施0.2—0.3kg復合肥,6月中旬至7月底為果實快速膨大期和花芽分化期,對養分需求較大,追肥可以促進果實增大和花芽分化,增加產量,每株施0.3—0.5kg復合肥或淡人糞尿加0.4kg視情況交替追施。若梨樹勢較弱或結果過多采果后應及時追一次氮肥,以恢復樹勢,防止早期落葉。
三、灌排水
梨需水較多,耐濕性較強,成熟期的土壤濕度對晚秋黃梨的果實品質影響較大。一般土壤含水量在50%一70%時有利晚秋黃梨生長,土壤含水量不足時,會導致枝葉萎縮和落花落果,植株枯死。梨雖然耐濕,但在排水---條件下,土壤含氧降至2%以下時,根系生長和吸收能力下降,樹勢明顯削弱。因此,2—3月要澆一次花前水,新梢生長期和果實膨大期(4—5月)每15天澆一次水。多雨季節要注意排水防滂。
第四章 修剪
梨樹勢較強、植株高大、---、干性強,尤其幼樹---,成枝力和萌芽力比一般品種要高,層性明顯,以短果枝結果為主。因此必須注意其樹形和修剪方法。
一幼齡樹的修剪
新植幼樹定干后,入春后會發出5—6枝新梢,當年全部讓其生長,到落葉后選方向適宜、角度適當,生長勢比較好的3-4枝作為一層主枝,并進行適當剪截,選留的中央干留40—50cm后短截。其下部分枝全部疏除。第二年夏季修剪時,將一層主枝拉開成60—70度角并使其定形。所形成的側枝進行摘心,冬季修剪時疏除一層主枝上的背上枝,主枝延長頭短截。-干上發出的新梢按方位和長勢選留2枝作為第二層主枝并短截,第三年夏剪時將其拉開。
梨結果以后,樹形基本穩定,結果部位開始緩慢向外擴展,內膛隱芽萌發,出現自我更新現象。修剪的任務:一是---通風透光條件,二是防止結果部位外移,三是更新結果枝,下垂枝,重疊枝,---內部光照條件,促使內部枝條花芽分化。二是回縮更新,回縮過高或過長的老枝組和下垂枝。三是調節大小年,晚秋黃梨結果后營養消耗大,多數枝條不能在結果的當年形成結果母枝而連年結果,所以要短截結果母枝,促發新枝而達到隔年結果的目的。
夏季修剪的任務是控制長勢,積累養分,---樹形。主要措施為:一是疏枝和除萌,疏除密枝和回縮更新處的過多簇狀嫩梢,角度好的短稍在秋梢處摘心;二是環剝,對強旺樹在落花后進行環剝,幼樹可促進形成花芽提早結果,大樹可減少落花落果,提高產量和促進花芽分化。環剝的寬度為 0.5cm,在主干和主枝上進行,傷口當年可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