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補加鎂合金電鍍添加劑和添加該注意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有經驗的---往往會不等增加劑完全耗費完以后才補加,而是在耗費1/3~1/2的時分,就應該按這個量補入增加劑。并且在到達---量值時,因為有分解產品的堆集等問題,還要對鍍液進行大處理(也叫碳處理),即用和---將鍍液中剩下的有機增加劑和殘留物去除,再重新加入增加劑。同時還要定時選用霍爾槽實驗來檢查鍍液中增加劑的效果狀況。這比只盲目按安培小時辦理更為直觀和有效。目前大多數電鍍廠都是用安培小時增加與霍爾槽實驗結合的方法來辦理鍍液中的增加劑的。
如何正確掌握鎂合金電鍍添加劑的用量?
所有商品鎂合金電鍍添加劑都有關于消耗量的指標,通常是以安培·小時做為單位,因此使用鎂合金電鍍添加劑的鍍種要配有安培·小時計,或由操作者對每天的電鍍時間和通電量進行記錄。達到設定的安培·小時數,就補人相應的消耗量。
不能等鎂合金電鍍添加劑完全消耗完以后再補加,而是在消耗了l/3~1/2的時候,就應該按這個量補人,并且在達到一定量值時,因為有分解產物的積累等問題,還要對鍍液進行大處理,即用和活性炭將鍍液中剩余的有機添加劑和殘留物去除,再重新加入添加劑。同時還要定期采用霍爾槽試驗來檢查鍍液中添加劑的作用情況,這比只盲目按安培·小時數管理更為直觀和有效。
電池類深孔零件的鍍后處理
電池殼類內壁鎳層非常薄,鍍鎳層的厚度從孔的口部到底部是逐漸減薄的,經檢測,底部的鎳層厚度一般平均只有0.25μm。鎳層對鋼鐵零件來說是陰極性的鍍層,只有當鎳層完全包覆住鋼鐵表面才能使被保護的零件不生銹,現在這樣薄的鎳鍍層,要它在空氣中保持至少一年時間內不生銹,而且鍍層還要不太泛黃,這確是件有一定困難的事。
1991~1992年間試驗電池殼滾鍍鎳時,從添加劑和設備改進著手,解決了覆蓋能力的問題,5號電池殼內壁也能鍍得白亮了,但出槽不久,鍍層就開始發黃并很快生銹。而日本的樣品,已經過半年多時間,內壁還是白的。經檢測,其內壁底部的鍍層厚度也跟我們的差不多,表面也沒有其他可剝刮下來的保護層;根據電池殼電性能的要求,無論內孔和外壁都不允許有不導電的有機膜保護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