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改方案技術簡介
1.1、技術原理
工業冷卻水在熱交換設備和冷卻塔之間的循環是通過水泵來驅動的。
水動風機顧名思義就是以水力驅動風機,而不是傳統的電力。在水動風機冷卻塔中,是以水輪機取代電機作為風機動力源。水輪機的工作動力來自系統的富余流量和富余揚程。改造后,水泵提供的循環水經過水輪機并帶動其旋轉。水輪機的輸出軸直接與風機相連,進而帶動風機旋轉。
在冷卻塔的循環水泵系統設計的熱力學、傳熱學計算中,從換熱設備熱負荷、換熱面積到冷卻水需求量的各個環節,由于考慮到設備和系統管道的阻損,一般都要放一些設計余量,滁州冷卻塔,在水泵選型時還要在此基礎上再乘1.1至1.3倍作為水泵選型的依據,冷卻塔生產基地,而在具體選型時往往很難湊巧選到參數完全一致的水泵,根據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一般選擇揚程較大的水泵,由于上述幾種情況的疊加,因此在水泵循環系統中都存在著大量的富余揚程和流量。
由于配用的拖動電動機一般定位于工作能力情況下,而大量的生產場合由于功率需求始終處于變動狀態,普遍采用的是低效的進、出口閥門調節方式與負荷的變化相適應。即采用閥門調節的方式,也就是在輸送流體的管道上利用改變閥門的開度,來調節泵的流量。這種調節方法通常也稱為節-節,它是利用改變管道系統阻力的辦法,變更管道阻力特性曲線,以便獲得適合用戶需要的工作點。但是關小閥門可以減少流量,而系統從電網吸收的能量并沒有減少,拖動電動機的軸輸出動力基本沒有改變,有相當一部分能量消耗在閥門上,雖然閥門的輸出達到了工況要求,但是能量的有效比例減少了,而損耗增加了。
在整個循環水系統中,每段水管、彎頭都有一定的阻力,冷卻塔的位置高低、換熱部件的阻力及壓力要求都會在系統中產生阻力,這些阻力也不能很的計算出來,所以工藝---計算的阻力值只是一個大概的數據,根據這個數值在選型水泵的揚程時,考慮更安全的滿足生產需求,就在克服所計算出的阻力數值的基礎上至少加10%-20%的余量來選型。
玻璃鋼冷卻塔在使用過過程中,降溫效果不理想我們該怎么處理,下面分析一下冷卻塔降溫效果不好的原因和處理辦法。
玻璃鋼冷卻塔作為循環水降溫必不可少的設備,在工業、民用領域中給用戶帶來了---的節能作用,保護了水資源的浪費,達到節能減排效果的同時冷卻塔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冷卻塔降溫效果不理想。冷卻塔起不了任何降溫效果等等;導致冷卻塔降溫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冷卻塔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由于循環水的渾濁和硬度比較高,填料長時間在溫度比較高的水里浸泡,導致冷卻塔填料發生結垢、堵塞等現象,長期積累,填料的紋理都被堵塞,所以降溫效果理想不達標,這是其一。
其二是因為冷卻塔選型不當造成的,所以玻璃鋼冷卻塔選型不當,新型冷卻塔廠家,是因為沒有根據自己的流量和進水溫度進行冷卻塔配對,用標準型的冷卻塔當做工業型冷卻塔來用,小馬拉大車,所以降溫效果肯定不行;其三,冷卻塔周圍密封性太好,透風型太差,空氣無法流通,所以導致玻璃鋼冷卻塔降溫效果不好。
解決辦法:對于一點,可以更換玻璃鋼冷卻塔填料;第二,可以減小冷卻塔進水流量,在原流量的基礎上把流量進行減半,這樣降溫效果會好很多;第三,把冷卻塔安放在背陰透風處,這樣---提高了冷卻塔的降溫效果。
冷卻塔供冷技術是指冬季建筑物需供應空調冷水時,不開啟冷水機組等制冷設備,冷卻塔工廠,而是采用為冷水機組配置的冷卻水系統,通過冷卻塔與室外低溫空氣進行換熱,獲取低溫冷卻水,為空調提供冷量的技術。冷卻塔供冷技術作為一種日益成熟的節能技術,在大型公共建筑集中空調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燃氣冷熱電聯產的分布式能源項目中,設備夏季制冷時均需采用冷卻塔散熱,這為實現冷卻塔供冷提供了條件。本文以豐臺產業園項目為例,分析該技術在分布式能源項目中的推廣應用。
冷卻塔供冷可以采用閉式冷卻塔,也可采用開式冷卻塔,由于閉式冷卻塔的造價為開式冷卻塔的4-6倍,所以選用開式的較多。開式冷卻塔供冷分為直接供冷和間接供冷2種,在實際應用中,由于直接式供冷系統管路設計有太多的---,應用很少,而間接冷卻水環路和冷水環路相互獨立,可---冷水管路的衛生條件,實際應用較多。開式冷卻塔間接供冷系統采用開式冷卻塔通過換熱器進行一次換熱,間接向建筑物內區風機盤管供冷,主要設備包括:冷卻塔、低溫冷卻水循環泵、換熱器、空調冷水循環泵、風機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