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苗屬于喬木,在全球都有廣泛的分布。梨樹苗在出土前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澆水方法,經常保持床面濕潤。梨樹苗出齊并長出真葉后,要采取“少次多量”的澆水方法,保持根系層濕潤。在梨樹苗生長旺季,喜水喜肥,在土壤排水-的條件下,應當保持對水分的需求,但到生長后期,應適當控制水分,-徒長,提高梨樹苗新梢的木質化程度。田間除草、間草業是梨樹苗培育的一樣重要工作,一般多采用人工除草,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勤除見草就拔。梨樹苗在長到3-5厘米時即可間苗移栽,結合間苗,定苗的株行距為7-15厘米,即每延長28-30株。根據梨樹苗圃地土質和留苗密度及生于情況,可以酌情追肥,一般在6月下旬追肥,8月上旬可追肥2次,每次每畝用量200克,以增強新梢木質化程度。
梨苗的栽種對于環境的要求還是比較的高的,比如說栽種時的溫度、光照、水分等等,下面我們就從這幾個方面詳細的介紹一下。
溫度,梨樹對溫度的要求與種類和品種有關,不同樹種相差很大。因此,在引種時時需注意梨樹品種的溫度要求。
光照,梨樹是喜光果樹,只有充分的光照才能獲得較好的收成。不同的光照強度對梨樹的果枝分布、果實大小、果實的等都有明顯的影響,相對光強越高梨單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越高。
水分,梨樹土壤水分的要求因品系的不同有一定的差異,以砂梨系統的品種對水分的要求高,所以我們要根據梨苗的品種共給水量
梨苗在生長周期中,從春初的雄花分化起至開花坐果這段時期,需氮多,鉀次之,磷較少;開花后至果實膨大期需磷多,氮鉀次之;果實膨大期至采收,需鉀多,氮次之,磷較少。除需氮、磷、鉀三大元素外,梨苗還需配合適量的鈣、鎂及錳、鋅、硼等微量元素,供給不足,就會發生葉片生長-、空苞率-。
中等肥力水平下梨苗年生育周期畝施肥量為有機肥3000-35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400-450千克,氮肥14-16千克、磷肥6-7千克、鉀肥7-9千克。有機肥做基肥,氮、鉀分基肥和二次追施,磷肥全部基施,化肥和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混合施用。
梨苗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化肥。畝施農家肥3000-35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400-450千克,尿素5-6千克、磷酸二銨13-15千克、硫-4-5千克。追肥:發芽期追肥:畝施尿素11-13千克、硫-6-8千克。果實膨大期追肥:畝施尿素9-10千克、硫-4-5千克。根外追肥:在生長期的5~7月,0.05%-錳和0.05%-鎂混噴以補充微量元素。在盛花期噴施0.1%-0.2%硼砂溶液對解決梨苗空棚具有一定的作用,一年內只需根施或噴施一次,干旱年份慎用硼肥。
梨苗的品種有很多,其中有愛甘水、圓黃、大果水晶梨、黃金梨、愛宕梨、豐水、綠寶石、早生喜水等嫁接方法一致,枝接或帶木質芽接需年剪下接穗后沙藏,春季嫁接時隨取隨用;芽接時可直接從母樹上剪取。
嫁接方法:
夏季芽接。于7月中下旬當砧木粗度達到筷子粗時,用“t”字形芽接法進行嫁接。梨的芽片較軟,插入時應緩慢,防止芽片皺折影響成活,還要注意芽接應在天晴進行,陰雨天傷口易流膠而降低成活率。
春季嫁接。春季嫁接可在次年樹液流動時進行,一般采用劈接、皮下接、帶木質芽接、單芽靠接等方法。根據幾年試驗,劈接法由于傷口大,不如其他幾種接法成活率高。嫁接后用塑料薄膜包嚴比用塑料條包扎成活率高。
嫁接苗的管理
芽接苗在次年春季樹液流動后及時剪砧,在加強肥水管理、鋤草的基礎上還要經常抹芽、除萌,使根系營養集中供應接穗或接芽發出的新梢。
對于果樹苗的種植來說,我們不僅能夠欣賞美麗的風景,同時也能收獲果實,就拿梨樹苗來說,春天的時候它會開出雪白的花朵,這樣給春天增添了一分生氣,嫁接梨苗規格,在盛夏的時候,我們可以吃到甘甜的果實, 但是如果我們選擇梨樹苗時候出現錯誤,那么梨樹苗的就會存在問題,這會給我們種植時帶來麻煩,所以我們在選擇梨樹苗的時候要非常留意.
首先,我們選擇的時候,梨樹苗的品種也選對,因為梨樹苗的種類有很多,結出來的果實也是不一樣的,我們要選擇我們需要的山東梨樹苗品種.
其次,在選擇梨樹苗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它的生長環境,有些地區是不適合梨樹苗生長的,這樣我們在購買之后它就很難存活,如果是新疆地區,氣候比較干燥,那么我們選擇香梨的品種,而我們如果在氣候潮濕的地區種植香梨,那么就很難栽培,及時結出了果實,那果實的口感也是不好的.然后,我們在選擇梨樹苗的時候,還要注意它的健康狀況.
梨樹苗病蟲害-要緊抓,蝽蟓為害損失大蝽蟓作為一種適應性比較強的害蟲,成蟲幾乎全年可見,但冬季數量較少,廣泛分布于平地至中海拔山區。為果實類的害蟲,成蟲較少有成群密集在同一植物上覓食的情形,梨樹苗結果之后梨果容易受到為害。寄主植物為豆科、葫蘆科等多種植物。體背黑褐色,后腳脛節呈葉片狀,會水果汁液,身體腹面有許多黃點。-前方有黃色新月形橫斑,會群聚種苗結的水果汁液。陸生蝽因食性不同,所以棲息環境也不太相同,肉食性蝽蟓并沒有-固定的獵物,因此在植物叢間都有機會見到。兩棲與水生蝽蟓則通常都生活在靜水水域中,如:池塘、沼澤、湖泊等環境,都很容易找到它們的行蹤。圖為:梨果受蝽蟓為害狀蝽蟓吃東西時,都是使用如吸管般尖尖的刺吸式口器,穿透梨樹苗表皮而吸取汁液。它們的形態差別很大,但都有類似的口器構造,由卵孵化為若蟲之后,便有著與父母相似的外觀,只是個子比較小,沒有長翅罷了。之后長大變為成蟲,并不需要經過蛹的階段,成熟階段基本上與若蟲一樣,有同樣的口器。并吃同樣的食物,屬于不完全。“宗富果業”總結出蝽蟓的-方法:1、捉成蟲、摘除卵塊。2、果實開始迅速膨大時噴藥保果,以后每月至少噴一次藥劑。40 % 氧化1000倍、5%百事達20 00倍、或52.25%農地樂1500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