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風電發展的瓶頸問題,我國確立了今后風電發展的基本方向:一是集中開發和分散發展并重;二是在“三北”及東部沿海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積極落實電力輸送通道和消納市場,穩步推進大型風電基地項目建設;三是加快風能資源相對豐富、電力消納條件好的內陸地區的風電開發;四是鼓勵各地區建設接入低壓配電網的分散式風電項目,積極穩妥進海上風電開發。
并網電壓跌落到零時,風機設備能堅持200毫秒不脫網
“這就是電器控制柜,它是風電機組的控制系統,相當于人的大腦。”6月26日,在國電聯合動力技術保定有限公司整機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指著一個將近兩米高的柜子說:“控制系統具備零電壓穿越能力,可以使機組具有-的電網適應性。在并網電壓跌落到零時,風機設備能堅持200毫秒不脫網。”
200毫秒能干什么?甚至來不及眨一下眼,時間短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然而,“這可是救命的200毫秒,是上對風電機組嚴苛的要求。”王洪斌說,“奪”來的200毫秒能給電網贏得足夠的時間進行電力平衡,避免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發生,可以-提高電網的安全穩定性。
從2009年在行業內首先提出“電好型風力發電機組”概念并進入自主研發階段,在基本沒有任何技術參照的情況下,兩年多時間里,-通過成百上千次實驗進行摸索,先后完成包括控制系統響應時間、控制策略、整體-性等多項風電接納能力及運行規律研究報告。“技術-是在并網點電壓跌落時,風機能夠保持甚至向電網提供一定的無功功率,支持電網恢復。”井延偉解釋,風力發電機的主控系統、變頻器和變槳系統均連接設有ups電源和相關裝置。零電壓穿越狀態啟動后,由ups電源供電,由變流器的發電機轉子控制單元向電網發送無功補償;在電網電壓返回到正常工作電壓之后,零電壓穿越模式會關閉,風力發電機的有功功率增加到設定值。
“僅僅五分之一秒,pi734f斯坦福發電機,卻含義深遠。”王洪斌表示,零電壓技術的突破,是我國風機設備低電壓穿越技術的-式進步。
現在是成都柴油發電機使用的高峰期?如何讓我們的成都發電機-的為我們發電而少發生故障呢?我們成都發電機公司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了幾點建議?供成都發電機用戶參考。
成都發電機超載問題。
1:比如需要200kw負載的發電機?就直接買200kw備用功率的發電機?千萬不要有小馬拉大車的現象。常時間超載運行對成都發電機的運行相當不利。
2.成都發電機散熱-問題。
因為環境的因素?成都發電機的通風散熱狀態不好?使發動機水溫上升。導致潤滑機油溫度也上升而致使機油壓力不夠?潤滑-。導致拉氣缸、活塞、軸瓦等運動部件的損傷、損壞而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轉。
3成都發電機維護保養問題。
沒有按時保養?導致機油過臟?黏度降低?過濾器阻塞?導致潤滑不足?而出現成都發電機運動部件的損傷、損壞導致機器出現較大故障。由于柴油的問題也會導致柴油過濾器阻塞?供油不暢?機器帶不足負載。如機器一次運轉50小時做一次保養?后面每隔200小時要更換機油、機油過濾器?柴油過濾器。環境灰塵多時定期檢查空氣過濾器。有問題馬上更換。
4.成都發電機人員看管問題。
再好的機器?再好的設備?若是責任人不去照看?機器命也不長了。所有在機器的開機檢查?運轉中定時查看?做好查看記錄也是相當重要的。這一部分是重要中的重要。
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會發布的統計數據稱,2011年全國約有100億千瓦時風電電量被限發,創造歷史更高值。經過這幾年發展,中國2010年就已經成長為的風電裝機國,但由于風電并網問題沒有得到,使得中國一直無法成為的風電利用國。
日前,國電聯合動力技術保定有限公司研發的6mw海上風電機組正式下線,這是目前國內單機功率的風力發電機組,代表了我國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制造技術的更高水平。
國電聯合動力技術保定有限公司整機車間主機裝配區。
“低電壓穿越和零電壓穿越是風電設備的-,是決定風電機組能否安全并網的關鍵指標。”國電聯合動力技術保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洪斌表示,不突破這一關鍵技術,就無法跨過風電并網的門檻。依托風電設備及控制-,2011年4月,國電聯合動力通過德國gl勞氏船級社的零電壓穿越測試,填補了我國在此領域的技術空白,“零電壓穿越是低電壓穿越的-狀態,而目前國內通過零電壓測試的企業還不足三家”。
瓶頸
-和中國風能協會均表示,中國風電發展所遇到的問題是長期問題。電網接入只是制約風電發展的三大問題之一。電網接入風電不能增加利潤,反而增加了電網管理難度,因此不積極。電網管理難度體現在風電時有時無對電力潮流的沖擊以及風電發電功率曲線和負荷曲線的時間錯配。
80%的風力發電機組無法實現低電壓穿越,難以滿足風電并網的技術要求。
“低電壓穿越技術已經成為風電并網繞不開的話題。”令王洪斌-關切的,是今年6月1日起開始執行的《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簡稱“新”。“事實上,我國已將風力發電領域的門檻抬高。早在2009年電網企業標準和2010年-頒布的《風電標準體系框架》中,低電壓穿越都被當做一個重要的技術標準提出來。”
風力發電是技術較成熟、具有商業潛力的新能源之一。目前我國已進入-開發利用階段,到2010年底超過美國成為一大風電裝機大國。“自從2009年年底,電網推出并網標準之后,目前各家風場在購買新風機時基本都將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寫入-書。”王洪斌介紹,但我國的風電機組技術水平較差,占國內風電機組約80%的風力發電機組,存在著無法實現低電壓穿越、難以滿足電網并網技術要求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