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品行業的五大發展趨勢
調味品――在眾多人眼中不起眼的一個行業,高湯oem代加工,每年卻有幾百億的市場份額,高湯經銷,而且這個份額還在逐漸擴大,從味精到雞精、醬油和醋、醬菜到調味料,細分產品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種背景下,中小企業如何生存?
調味品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呈現出以下五大趨勢:
一、調味品行業步入快速發展期。2004年中國-調味品消費總值約為590億元,調味品餐飲業銷售首1次突破200億元大關,年增幅達到了20%以上。2006年即將沖破千億元大關,市場快速發展,同時市場競爭環境惡化。天浩圓面臨的市場競爭應該是比較-,所以定一個5~10年規劃是有-的。
常用調味品
做菜時加入適當的調味品,不僅可以調節口,增加營養,有的還可以使菜肴的色咋美觀。調料品的種類很多, 常用的有:
鹽;能調劑口味咸、淡。
醬油;能調劑菜肴的色澤和口味。
味精;能調劑口味,使菜肴的味道鮮美。
料酒紹興酒 ;顏色發黃,能去腥,膻邪味。
醋;能解腥,臺州高湯,臊味。味酸,是糖醋菜和拌涼菜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
香油;能發出一種濃厚的香味,是調劑口味較好的油類之一。
豬油;由豬板油、水油、肥肉煉制而成,使烹調的菜肴色澤乳白、美觀、香味濃。
大蔥油;將蔥、姜放入熱豬油中炸制而成,有特殊的蔥香味。
蔥椒油、將蔥、花椒放入熱豬油中炸制而成,有濃厚的麻辣香味。
鹵蝦油、鮮、味很濃。
蒜頭、食1鹽-魚類的腸1炎、豎鱗病。
魚類的腸1炎病是指人們常說的四大病之一。病魚肛1門紅1腫,離群獨動緩慢,不吃食、魚體發黑。剖開魚體,腸壁充血發炎無食物,呈紅色或紫紅色。發病多以草、青魚為主。4-10月為流行季節。豎鱗病也稱“豎立病”,病魚鱗片向外引張開、豎起來像松球一樣、并有爛鰭、鰭條基部充血、腹部有時膨大等-。此病常見于鯉、鯽魚及觀賞性魚類如金魚、熱帶魚等,流行于水溫20-25℃時,病魚死1亡快,且死1亡率高。上述兩種病均可用蒜頭、食1鹽-。具體方法:
-腸1炎病。每50公斤草、青魚種,高湯生產,一種方法:用大蒜頭半斤加2兩食1鹽拌2公斤飼料,混合投喂連續3-6天。第二種方法:用韭菜5公斤切碎加2兩食1鹽充分攪拌,然后投入食臺上連喂3-6天。
-豎鱗病。每50公斤清水加入搗爛的蒜頭半斤,給病魚浸洗數次,每次5-10分鐘。或用2%的食1鹽水與3%的小蘇打混合液,浸洗病魚10分鐘。或單獨用3%的食1鹽水浸洗病魚10-15分鐘。-其它魚病。用3%-4%的食1鹽水浸洗病魚5分鐘,或用0.5%-0.6%濃度的食1鹽水浸洗病魚15-20分鐘,對各類魚的水霉、鰓霉等病均有-的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