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減水劑劑型的選擇
為了運輸和施工方便,同種減水劑也有不同的劑型出現,有粉劑和水劑,還有低濃型和高濃型。為了拌和均勻,粉劑宜在使用前配成水劑,按水劑中的有效成份計算摻量并同時扣減水劑帶入混合料的水量。低濃型減水劑因-鈉含量較高,在寒冷季節容易從水溶液中析出結晶而堵管;在炎熱季節又因-鈉含量高而使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大,不利于混凝土的長距離、長時間運輸。所以在過高和過低氣溫時都不宜采用低濃型減水劑。
2.減水劑的摻加方式
原理上是采用“后摻法”的效果好于“同摻法”。在相同和易性等條件下,“后摻法”比“同摻法”大約節省減水劑20%左右或者減少水泥用量的8%左右,并且減水劑與水泥的適應性有-。
影響聚羧酸
1、氯離子也是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氯離子對鋼筋表面鈍化膜有特殊的破壞作用,當混凝土中氯含量超過標準時,鋼筋會銹蝕,而水和氧的存在是鋼筋被腐蝕的-條件,因此,若混凝土開裂,造成水和氧的通道,則鋼筋銹蝕加速,促成混凝土裂縫進一步開展,混凝土保護層剝落,使構件失去承載力。
2、堿是誘發混凝土堿-骨料反應的主要因素之一,南京減水劑,是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而由于堿-骨料反應導致大壩損毀的在-屢見不鮮,混凝土中堿主要來源于水泥、粉煤灰、減水劑等原材料。上對于堿含量的控制也非常重視,南非規定混凝土堿總量不得超過2.1kg/m3,美國規定混凝土堿總量不得超過3.3kg/m3,我國在三峽工程中規定混凝土堿總量不得超過2.5kg/m3,對于中、低強混凝土,這個-,應為1.5~2.0kg/m3。而作為混凝土五組分之一的減水劑,耐火材料分散劑,堿含量-是na2so4含量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堿總量。
1、潤滑作用:減水劑中的極性親水基團定向吸附于水泥顆粒表面,很容易和水分子以氫鍵形式締合。這種氫鍵締合作用的作用力遠遠大于水分子與水泥顆粒間的分子引力。當水泥顆粒吸附足夠的減水劑后,水泥減水劑,借助于r-so3θ與水分子中氫鍵的締合作用,再加上水分子間的氫鍵締合,使水泥顆粒表面形成一層穩定的溶劑化水膜,這層膜起到了立體保護作用,阻止了水泥顆粒間的直接接觸,并在顆粒間起潤滑作用。
2、濕潤作用:水泥加水拌合后,顆粒表面被水所濕潤,其濕潤狀況對新拌商品混凝土的性能影響甚大,當這類擴散濕潤自然進行時,可由glbbs提出的方程計算出表面自由能減少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