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酒的起源,晉代文人江統的《酒誥》中有段的介紹:“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云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積郁成味,久蓄氣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上皇:指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伏羲氏、燧人氏、神農氏。
儀狄:儀狄是夏禹的一個屬下,時間上晚于上皇時代。《世本》有“儀狄始作酒醪”的說法。
杜康:許慎《說文解字》說他是夏朝第五世君主,張華《博物志》說他是漢朝的酒泉太守,民間傳說他是周王朝王宮的釀酒師。現在學術界的看法是:杜康可能是周秦之間的一個的釀酒家。
這段---酒的起源是由于把剩飯倒在桑樹林,糧食郁積,久蓄則變味成酒,而不是由于某個人發明的。
蒸餾酒的起源
用的蒸餾器將酒液加熱,由于酒中所含的物質揮發性不同,在加熱蒸餾時,在蒸汽和酒液中,醬香白酒,各種物質的相對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較易揮發,則加熱后產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濃度增加,而酒液中酒精濃度就下降。收集酒氣并經過冷卻,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朔州白酒,一般的釀造酒,酒度低于20%。
蒸餾酒則可--- 60%以上。
現代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也稱燒酒),醬香型白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蘭姆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