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冷處理
操作方法:將淬火后的鋼件,在低溫介質(如干冰、液氮)中冷卻到-60~-80度或-,溫度均勻一致后取出均溫到室溫。
目的:1.使淬火鋼件內的殘余奧氏體全部或大部轉換為馬氏體,從而提高鋼件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疲勞-;2. 穩定鋼的組織 ,以穩定鋼件的形狀和尺寸。
應用要點:1.鋼件淬火后應立即進行冷處理,然后再經低溫回火,以消除低溫冷卻時的內應力;2.冷處理主要適用于合金鋼制的緊密刀具、量具和緊密零件。
若排除氧化的部分,你用千分尺測量的話,基本上不會有尺寸變化。但是,實際上,滾花螺栓熱處理,是會有變化的,從理論上來講,鋼板在熱處理前有個組織,經過不同熱處理后,會得到不同的組織,諸如,鐵素體,珠光體,貝氏體,馬氏體,回火馬氏體,回火索氏體等等,而這些組織若與熱處理前組織不一樣的話,其尺寸是有差別的,但差別很微小。
在使用h13鋼模具時,四方螺栓熱處理,為了防止h13鋼模具發生失效的現象,很多廠家會對h13鋼模具進行熱處理工藝,主要方法有:鍛造、退火、淬火和回火幾大工藝,其具體步驟講解如下:
鍛造:先緩慢加熱到750℃,在快速加熱到1120-1150℃的鍛造溫度,減少氧化和脫碳;始鍛溫度為1080-1120℃,始鍛溫度***850℃,鍛后緩冷,并及時退火。另外要求鍛造比大于4。
退火:h1-火用ttt曲線位于淬火用ttt曲線的左側,過冷奧氏體的穩定性降低,有利于退火軟化處理。等溫退火加熱到800℃,嶗山熱處理,保溫2h,降溫至750℃等溫2-4h,爐冷到500℃出爐空冷,硬度為192-229hbs,銷軸熱處理,鍛后必須立即進行球化退火。
淬火和回火:淬火次預熱,1040±10℃淬火,540±10℃回火,獲得回火馬氏體加碳化物組織,硬度hrc46~50,可滿足熱作模具鋼的性能要求。
通過改進h13鋼的冶煉方法和合理的鍛造工藝來-模具用材的要求,適宜的熱處理工藝-h13鋼具有-的綜合力學性能,正確的使用操作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