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自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
基于物聯網的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設計及效益分析
1 物聯網技術與水肥一體化技術
1.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是一種通過傳感器連接因特網與物體的智能識別與管理的技術。物聯網技術在環境保護、公共安全、工業監測、水環境監測、-偵察和情報收集等各個領域的發展迅速,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自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水產養殖5g數字農業
1.2水肥一體化技術
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國外的應用和推廣情況---,美國玉米種植的比例為25%,馬鈴薯為60%,大棚農業蟲情解決方案,果樹為32.8%;而以色列90%以上的農業采用了水肥一體化技術。但目前我國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應用還比較落后,在玉米、馬鈴薯、果園、甘蔗等作物中,該技術僅占3%左右。通過實際推廣應用,蔬菜、果樹等經濟作物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50%以上,節肥30%以上,增產10%~50%,果蔬品質---提高。當前我國水肥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是由經濟作物向糧食作物、由設施農業向農田農業、由西北向全國推廣。當前,日益重視水肥一體化技術,于2016年4月
公布了《2016-2020年推進水肥一體化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達到1.5億畝,新增1.5億畝。
廣州市自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大田種植農業視頻監控解決方案
灌i水系統能自動分析空氣濕度,溫度和濕度,---作物的健康生長和節水灌溉。---要加大對節水灌溉的財政投入力度,加大對節水灌溉技術開發的支持力度;
灌排工程在農業發展中占有重要---。為使農業健康發展,社會及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灌溉工程的規劃與設計。水利建設必須貫徹科學-,采取科學有效的養護管理方法,實現水利的可持續發展。從農民和農業發展的角度出發,結合社會效益,在灌溉工程規劃設計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安全、有效的灌溉技術。水利建設規劃是對水資源合理有效利用的規劃設計。提出了應科學合理地分配有關人員的人水關系,以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自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溫室大棚種植自動灌溉系統
智能節灌控制系統
利用現代化信息采集和傳輸技術,對灌溉區的土壤指標、氣象指標、作物指標等一種或多種指標進行監測,并根據監測指標和系統灌溉決策專i家模型,進行智能灌溉決策或輔助決策,一體化農業蟲情解決方案,實現對灌溉過程的控制,---灌溉適時、適度,提高灌溉水肥利用率。通過該系統,用戶可以通過因特網在移動端對灌溉管網的流量、壓力、閥門開關狀態及灌溉系統施肥參數等進行實時控制,從而實現灌溉、施肥的自動化,便于-農業灌溉管理。
廣州市自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大田種植農業視頻監控解決方案
機械分配施肥道
單道水肥一體化裝置
該設備主要針對作物對肥料的簡單要求,大田種植農業蟲情解決方案,為小型自動或智能灌溉施肥機設計開發了一種單一的肥料源,只有一種肥料吸收通道,結構緊湊、易拆卸、易操作、成本低、故障率低。
肥水一體機
多道水肥一體化裝置
該裝置是一種大中型灌溉施肥機,針對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長期需肥的不同,漯河農業蟲情解決方案,能及時調整肥料成分,由多個吸肥道組成,可設定比例,啟動程序及系統自動配比
自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溫室大棚種植自動灌溉系統
地灌是z古老、應用很廣的灌溉方式。即使是埃及、印度和中國的古代農民也利用地面灌溉系統來給農作物供水。由于無需安裝任何灌溉設備,所以該系統使用方便。水流可直接通過有襯里或無襯里的明渠和管道流入農田。接著水流穿過地面,直到覆蓋整個地區需要灌溉。停止灌溉后,澆水在農田表面形成池塘,然后排干或滲透土壤。雖然勞力較多,但地表灌溉系統比噴灌、滴灌有優勢。其很---的優勢在于初始成本低,系統易于維護,并能兼容所有土壤類型。地面灌溉可按坡度、田地的大小和形狀、zui終條件及水流通過田地的方式劃分為:野洪灌溉、盆地灌溉、邊界灌溉、溝灌。每一個地面系統都有其的優缺點,這些優缺點取決于幾個因素:初始成本,土地的大小和形狀,土壤性質,水的供應,氣候,耕作方式,地面灌溉系統的外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