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計算準則及常用材料
失效形式:
點蝕、齒面膠合及過度磨損由 于蝸桿傳動類似于螺旋傳動嚙合效率較低、相對滑動速度較大,點蝕、磨損和膠合易發生,尤其當潤滑-時出現的可能性。又由于材料和結構上的原因,蝸 桿螺旋齒部分的強度總是高于蝸輪輪齒的強度,蝸輪是該傳動的薄弱環節。因此,一般只對蝸輪輪齒進行承載能力計算和蝸桿傳動的抗膠合能力計算
計算準則:
開式傳動中主要失效形式是齒面磨損和輪齒折斷,買蝸輪齒輪,要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進行設計。
閉式傳動中主要失效形式是齒面膠合或點蝕而。要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進行設計,而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進行校核。此外,閉式蝸桿傳動,由于散熱較為困難,還應作熱平衡核算。
常用材料:
蝸桿材料、 蝸輪材料不僅要求具有足夠的強度,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的跑合性能、耐磨性能和抗膠合性能。蝸輪傳動常采用青銅或鑄鐵作蝸輪的齒圈,與淬硬并磨制的鋼制蝸桿相匹配。
蝸輪磨損問題:蝸輪一般采用的材質是錫青銅,與之配套的蝸桿選用的材質是45#鋼,淬火硬度至hrc45-55,常用的40cr,淬火硬度hrc50-55,經蝸桿磨床磨削至粗糙度0.8.減速機正常運行時,蝸桿與蝸輪相互嚙合,在運轉過程中相互磨損,雙導程蝸輪,但是這種磨損很慢,有的減速機可以使用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磨損速度較快的話,就要考慮減速機的選型問題,選型時要注意蝸輪、蝸桿的材質、是否超負荷運行、裝配問題與使用環境問題等諸多方面。
平面二次包絡蝸輪蝸桿副的,由于接觸線和相對滑移速度方向之間有很大的滑動角并且沿滑動的方向相對曲率半徑大,蝸輪,導致齒面間-的潤滑條件,齒面潤滑角度大,嚙合中容易形成動壓油膜,減少齒面磨損,蝸輪蝸桿加工,精密磨削后的蝸桿可使嚙合摩擦系數降至低限度。高的材質及熱處理方法,在設計中使嚙合時的蝸桿不產生沖擊和振動,對蝸桿入口和出口處進行了修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