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植前準備。梨苗定植前平整土地,若有條件,則可以進行全園深翻后再整地,整地結束,根據生產方案先確定株行距。一般來說,梨樹栽植株距為2-4米,行距為4-5米,每畝需苗33-83株,但如果要在行間套種其他作物則可將行距拉大為6-7米。此外,為獲得早期豐產并實現栽培的目的,前期生產可進行矮化密植,矮化密植常用的行株距為1.5米×1米、2米×1.5米或3米×2米等。行株距確定后要作標記,并依此開挖定植穴或定植溝,定植穴的大小為80立方厘米即長、寬、深各為80厘米,定植溝的大小為80厘米深、80厘米寬。挖定植穴或定植溝有利于梨苗根系的生長。
二、定植時間。梨苗的定植時間分為秋植和春植,華東及以南地區以11月中下旬秋植較好,這樣在來年春季萌芽前,根部已先愈合好并發出新根,緩苗時間短,苗木生長快。而在北方,由于冬季溫度過低,土壤---,不利于苗木成活,所以一般采用春植。總體而言,梨樹苗發根力較強,定植成活率較高。
三、定植方法。梨苗定植時,應先將基肥拌上一部分土壤填入定植穴或定植溝中,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施基肥前,在定植穴或定植溝的底層填放一些稻草、秸稈等材料以增加土壤透氣性、透水性。基肥填入后,再在定植穴或定植溝中填土至接近地表處,后將梨苗放入穴中覆土,注意苗的根部要舒展開,且不能與肥料直接接觸,否則容易導致燒苗現象,覆土到一定高度時輕提苗木,使土壤小顆粒漏入根部的間隙與根系充分接觸,踏實后充分澆水,澆水后再覆一層土以保墑。
四、授粉樹的配置。大多數梨品種自花授粉坐果率低或不能結實,故一般需要配置授粉品種樹,授粉品種應具有如下幾個特點,即花粉量較多,花期與主栽品種基本一致或早1-2天,并能與主栽品種相互授粉且親和力強,同時授粉品種的果實經濟性狀應內外品---良、經濟價值較高。配置授粉品種樹時,作為授粉樹的梨品種不宜過多,否則管理不方便,但對于規模較大的梨園可適當配置幾個授粉品種,以滿足梨園內早熟、中熟、晚熟各類品種的授粉需要,以---各品種均能獲得豐產。一般情況下,授粉品種與主栽品種的配置比例為1:1至1:4。配置時既可采取行間配置的方法,亦可采取行內適當配置的方法。
一看品種。梨苗的砧木與接穗的親和力強,在選購的時侯應問明育苗單位所育苗木的接穗來源,或者提供接穗的單位聯系,以此判斷接穗的品種純度。具體的選購時要做到適地、適樹、適品種。
二看根系。的梨苗應具備完整、密集、分布均勻的根系,根徑0.4厘米以上的側根至少應具有3條以上的,且有一定的須根,根系長度在20厘米~30厘米為宜。
三看株高株型。的梨苗株高一般要求達1米左右,莖稈粗度要求達0.8厘米~1厘米,株型直立不彎曲,傾斜度不超過15度,帶內有4個~5個---的分枝,枝條要健壯充實,莖稈嫩綠,彈性好,無損傷。
梨苗基地介紹不適宜溫度下引起的瓜果生理代謝失調。梨冷害的臨界溫度因品種、產地等不同,對冷害的敏感性不同。當貯溫低于梨適宜溫度時,易發生冷害。如豐收一號中晚熟種,在5℃以下的溫度貯藏則發生冷害。發病初期,綠色品種瓜面出現不規則較小而淺的深綠色小點,以后逐漸擴大,開始凹陷,使瓜面形成 麻子臉 狀,---時瓜肉外層變軟,并逐漸向內層擴展,亦呈水漬狀,易被雜菌侵染迅速潰爛。
采前7-10天噴灑0.4êcl2溶液,可增加組織中ca2+的含量,增強梨的抗逆性。
在適宜的溫度下貯藏,可避免冷害的發生。如豐收一號中晚熟種,貯溫為7.2-12.5℃,貯溫為5-10℃為宜。
適度的干爽條件,如相對濕度65-80%,有利控制病害。⑷選擇適宜成熟度的梨貯藏,可降低對冷害的敏感性。
---初期,梨表面形成深色小斑點,稍陷,以后逐漸擴大,形成界限明顯的病斑,開始水浸狀,---時外表皮形成一薄層較脆的外殼,以后逐漸起皺開裂,瓜皮與瓜肉分離,病斑部位漚爛或有酒精味,---是靠近種子的部位為紫紅色,肉質較硬,有韌性,但風味變差。---重的病斑大而遍及整個瓜面,后失去食用價值。
1定干
栽植后要立即定干。定干高度,因栽培方式、選擇樹形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疏散分層形和單層高位開心形梨樹,其定干高度為80—100厘米。棚架式栽培的梨樹,定干要略高一些,在100厘米左右。采用“y”字形栽培的梨樹,定干要略低一些,在70厘米左右。定干時要將距地面40厘米以下的枝芽全部抹除。
2查苗補苗
定植苗木發芽后,要及時檢查成活率。對已經的株,及時補植,覆膜,以利于成活。為了滿足修剪的需要,發枝量較少時,可在缺枝部位選擇較好的芽體,涂抹發枝素或進行刻芽,以促發分枝。
肥水管理
新梢長出10厘米左右時,追施---氮肥,用量為每株10—20克。進入9月份,應控制施肥,或噴布生長,使植株及時停長,充分木質化,積累較多的養分,有利于越冬和提早結果。
病蟲害---
苗木在生長季節,經常會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襲。對于這些病蟲害,要及時發現,及時---,以利于苗木的正常生長。在春季,害蟲對嫩芽危害十分猖獗。主要有蘋毛金龜子、黑絨金龜子和梨莖蜂等。通過套塑料袋,既可以保持袋內一定的溫度和濕度,避免苗木抽干,而且發芽快,成活率高,同時還可防止金龜子、梨莖蜂的危害。其具體操作方法是,用自制的長100厘米左右、寬10厘米左右的塑料筒,套在植株上,將底部壓實。待芽體萌發后,分步除袋,即按芽體萌發的順序逐個破洞,在新梢長出3厘米左右時,選擇陰天或傍晚---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