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自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
基于物聯網的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設計及效益分析
1 物聯網技術與水肥一體化技術
1.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是一種通過傳感器連接因特網與物體的智能識別與管理的技術。物聯網技術在環境保護、公共安全、工業監測、水環境監測、-偵察和情報收集等各個領域的發展迅速,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自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水產養殖5g數字農業
1.2水肥一體化技術
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國外的應用和推廣情況-,美國玉米種植的比例為25%,馬鈴薯為60%,果樹為32.8%;而以色列90%以上的農業采用了水肥一體化技術。但目前我國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應用還比較落后,在玉米、馬鈴薯、果園、甘蔗等作物中,該技術僅占3%左右。通過實際推廣應用,蔬菜、果樹等經濟作物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50%以上,節肥30%以上,增產10%~50%,水產養殖農業蟲情解決方案,果蔬品質-提高。當前我國水肥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是由經濟作物向糧食作物、由設施農業向農田農業、由西北向全國推廣。當前,日益重視水肥一體化技術,于2016年4月
公布了《2016-2020年推進水肥一體化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達到1.5億畝,新增1.5億畝。
廣州市自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大田種植農業視頻監控解決方案
墨西哥1974年引進滴灌設備以來,中國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已有近40年的歷史。當前,我國許多灌溉施肥設備缺乏水肥智能決策配套系統技術,時序控制策略與作物環境關系不大,智能農業蟲情解決方案,水肥決策智能化程度低,推廣前景不容樂觀。尤其對于規模生產區的水肥管理,目前尚缺乏規模園區或基礎水肥管理系統。由此可見,我國水肥一體化急需一套成熟實用、普及面廣、功能穩定、配套齊全的科技產品,尤其是要有多作物水肥管理裝備的-生產基地和配套需求。
自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溫室大棚種植自動灌溉系統
一般情況下,溫室農業蟲情解決方案,由于灌溉,蒸發和澆水都是低效的,傳統的澆水方法浪費的水量-50%。智能化灌i水系統利用傳感器獲取實時或歷史數據,告訴灌i水過程和改變灌i水計劃,從而提高灌溉效率。
智能化灌i水有兩個重要方面:灌i水控制類型/灌i水方式和灌i水系統類型/灌i水方式。智能化灌溉系統的控制也有兩種基本類型,即基于天氣的控制和基于土壤的控制,其感知和提供信息的技術手段有所不同。智能灌溉系統采用來自-的天氣來源、傳感器或歷史數據中的本地天氣信息,以支持關于灌溉計劃的明智決策。以氣候為基礎的灌溉系統又稱蒸散或 et系統,它是指由土地蒸發和植物蒸騰引起的水分流失。水表是通過對當地溫度、濕度、日照和風的綜合分析評價而確定的。
廣州市自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水產養殖園林自動灌溉系統
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優勢
省工:完全突破傳統的灌溉模式,一次就能養活上百畝作物,不管是智能自動化還是半自動控制,都不過是開啟閥門、-鍵這樣簡單,勞動強度大-低,節省約70%人工
節電:滴頭的工作壓力在1公斤左右就可以了,而噴灌的工作壓力一般在2公斤以上。結果是,在相同灌溉面積下,滴灌系統首端工作壓力往往低于噴灌系統;與噴灌系統相比,滴灌用水少,耗電量少。
自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茶園種植自動噴淋系統
省區:管道輸水,常埋于地下,不占耕地。更重要的是,滴灌是立體栽培依賴zui多的一種灌溉方式,輕松精l確的水肥管理解決了人工操作的-不便,濮陽農業蟲情解決方案,大大提高了其栽培層數和高度,實現了大面積成規模的立體栽培,節約了大量土地資源。
增加產量:以滴灌系統為基礎的綜合效益,能有效增加單位面積作物產量,一般可增加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