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原則,用地與養地相結合,有機與無機相結合;第二,改土養根與施肥相結合;第三,平衡施肥;第四,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和中量元素肥料。
果樹年周期營養的施肥時期(以盛果期果樹為例):
、基肥施用時期:秋季果實收獲后立即施用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氮、磷、鉀化肥,根據長勢調節氮、磷、鉀的使用比例,注意施用微量元素和中量元素肥料。
、早春萌芽前后:追施氮肥;若上年秋季沒有施用基肥,可在早春補施。
、花芽分化前:追肥對提高產量的效果明顯,葉面肥,山東蘋果花芽分化一般在6月中旬,施肥應在5月底或6月初,以氮、磷為主,配施鉀肥。
、果實膨大期:施肥以磷、鉀為主,一般不再施用氮肥。
果樹施肥方法:
、土壤施肥方法:環溝狀施肥,適合幼樹施用基肥;條溝狀施肥,適合密植果園施用基肥;輻射溝狀施肥,適合盛果期果園施用基肥。盛果期果園以上幾種施肥方法應逐年輪流使用;地膜覆蓋穴貯肥水,適于各種果園,節水節肥效果明顯;全園施肥,適于根系密布的成齡密植果園。
、根外追肥:使用液肥通過噴灑葉片和枝干,或者樹干注射供給養分。
、灌溉施肥:將肥料溶解于灌溉水中,借助微灌系統施肥。
冬季作物怎么施肥?
1、看地施肥
地力好、基施肥料足的地塊,可少施或不施肥。地力差、底肥少或沒有施底肥的地塊,要增施磷鉀肥。沙質土壤做到少量多次施用,防止肥料淋溶損失。冬季選用草木灰、泥炭肥、漚肥等深色肥料,有利于增加土溫,增溫防寒保暖。
2、看作物長勢
葉色烏綠的旺苗不施肥。葉色青綠的壯苗少施肥。 葉色黃綠的弱苗重施肥,促使弱苗轉化為壯苗,甘蔗葉面肥,力爭平衡增產。
3、看作物種類
油菜:將廄肥與磷肥混合堆漚腐爛后,每畝用1500~2000公斤,條施于油菜行間,葉面肥果樹,結合培土護根
越冬作物,施用以含磷鉀較多的農家肥為主的肥料比較好。小麥:早麥、壯苗麥多施粗土雜肥,而晚麥、弱麥則宜在土雜肥中混入磷肥。一般每畝條施或撒施土雜肥2500~3000公斤。綠肥每畝撒施灰肥200~250公斤,或施入一層薄豬、牛糞,可起到增肥保暖作用。
苧麻:每畝施豬、牛糞2500~3500公斤,或土雜肥1000~1500公斤,拌過磷酸鈣15~20公斤,并以霜后雪前施用為好。
4、看氣溫施肥
氣溫較低,則施用遲效性的廄肥、堆肥、塘泥、灰肥或人畜糞尿。氣溫較高時,搶晴追施易分解的碳銨、尿素、---等化學肥料。一般每畝油菜、小麥追施25~30公斤,蔬菜等越冬作物每畝追施20~25公斤。
生物菌肥與其他肥料配合施用效果好。由于生物菌肥是一種高含菌量的生物制劑,施于土壤后需要 15~20 d 才能發揮肥效,多數生物菌需在氮元素的作用下才能復蘇,因此在施生物菌肥時要適量地配合少量氮肥,一般施復合生物菌肥 225~300 kg/hm2,且根據不同情況 ,配合施用尿素 45~75kg/hm2、磷酸二銨 75 kg/hm2。如與有機肥料配合施用一般配合施用有機肥 30 t/hm2,可以加快---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和生物菌的活性。
應保持土壤適宜的溫濕度條件。生物菌肥在土壤持水量30%以上、土壤溫度 10~40 ℃、ph 值 5.5~8.5 的土壤條件下均可施用。在土壤持水量小于 30%時要及時澆水,并及時中耕松土以保持土壤墑情、提高土壤溫度。此外,生物菌肥可以配制各種作物的營養土。一般取田園土沒有被污染過的田園土60 kg,充分發酵腐熟的人、畜、禽糞便 30 kg,加復合生物菌肥 10 kg,充分攪拌均勻即可。該營養土可供農作物、蔬菜、瓜果、果樹等育苗、養苗等使用。
生物菌肥是一種活性菌,施用時必須埋于土壤中,不能撒施于地表,一般深施 7~10 cm。由于生物菌對作物的根系母代替亦可。四是乳酸菌。土著菌制作的過程中,造成肥料的原因是乳酸菌不能增殖,由于乳酸菌能產生酸性很強的乳酸,從而具有防腐的功能。從自然界培養純粹的乳酸菌的方法是,先把大豆磨成豆漿,豆漿煮沸騰后趁熱倒入經過滅菌的廣口瓶中密閉,放入冰箱中冷藏,經過一段時間后瓶中的固體就會沉淀下來,上面澄清的液體就是純粹的乳酸菌。長期保存乳酸菌,可加入等量的砂糖后置于冰箱中即可。乳酸菌擴繁可用純鮮牛奶,乳酸菌和牛奶的比例為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