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砼梁式橋通常包括簡支梁,懸臂梁和連續梁等,當其存在結構缺陷,尤其是承載力不足或需要提高荷載等級,需要對橋梁主要受力構件進行加固時,可考慮采用體外預應力加固法。這一方法是在梁體外部梁底與梁兩側設置鋼筋或鋼絲束,并施加預應力,以-結構的受力狀況達到提高橋梁承載能力的目的。體外預應力加固,實際是改變了梁體原有受力體系的受力狀態。-加固對象的不同,該加固法又可分為預應力拉桿加固和預應力撐桿加固。
橋梁加固的目地1.-橋梁施工的安全性、詳細、可用與使用性能。2.提升原有公路橋梁的根據能力與承重能力。
橋梁加固的基礎規定1.把握橋梁結構情況。健全基本材料。為加固出示-條件。2.經濟發展費用。一般來說,加固費用約為在建費用的10%~30%。即應優先選擇考慮到加固。3.不終斷交通出行或盡量避免終斷交通出行。4.對已發覺的缺點,要-加固好,沒留后遺癥;加固設計方案應按標準開展。5.對原有橋梁結構的損害應盡量減為少。6.技術性-、耐久度可用、保養便捷。
鋼板表面處理:
a. 鋼板粘結前,必須進行除銹和粗糙處理。可用噴砂、平砂輪打磨。直至出現金屬光澤。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紋路應與鋼板受力方向垂直。
b. 用棉絲浸泡bingtong擦拭鋼板表面。
3、 建筑結構膠配制:按說明書進行,因各施工環境、條件溫度等不同,粘貼施工前現場應按規定配比。再次進行試配固化試驗,觀察其固化狀況是否正常。包括有效期一個月以上的原料。
4、涂膠與粘貼a. 用毛刷粘清膠,對已處理的砼構件表面均勻涂刷底膠一次。
b. 對已處理好的鋼板粘結面均勻涂刷底膠一次并來回無規則抹數次。將已配制好的結構膠用開刀涂抹在鋼板或砼結構粘結面上表面周邊厚2-3mm,中間厚3-5mm中間厚邊緣薄,然后將鋼板貼于預定位置。
5、固定加壓鋼板粘貼好后,立即用卡具支撐或膨脹螺栓固定,并適當加壓。以使膠液從鋼板邊緣擠出為度,膨脹螺栓一般兼作附加錨固措施。
6、 膠固化拆支撐夾具一般建筑結構膠在常溫20℃24小時固化即可拆除夾具或支撐,3天可受力作用。若低于20℃或冬季,固化時間延長根據試驗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