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前必須檢查各部操作機構是否正常,將數控平板鉆導軌用細棉紗擦拭干凈并按潤滑油牌號注油。
2.數控平板鉆和主軸箱各部鎖緊后,方能進行操作。
3.數控平面鉆床回轉范圍內不得有障礙物。
4.開鉆前,鉆床的工作臺、工件、夾具、刃具,板材高速平面鉆型號,必須找正,緊固。
5.正確選用主軸轉速、進刀量,不得超載使用。
6.超出工作臺進行鉆孔,工件必須平穩。
7.機床在運轉及自動進刀時,不許變緊固換速度,若變速只能待主軸完全停止,才能進行。
8.裝卸刃具及測量工件,必須在停機中進行,不許直接用手拿工件鉆削、不得戴手套操作。
9.工作中發現有不正常的響聲,必須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
1.數控平板鉆應有操作規程: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出現故障注意記錄保護現場等;
2.電源要求 ;
3.數控平板鉆在不使用時應該油封保存,外面覆蓋密封薄膜;
4.培訓和配備相應的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及編程人員。
公司主要從事光機電一體化智能成套加工設備的開發、制造和銷售,旨在快 速---國際新技術,不斷,用信息智能技術提升裝備制造業,提高民族 工業的自我裝備水平。公司產品集中在高鐵建設、電網建設、風電、發 電裝備、建筑鋼結構加工、重型汽車、工程機械以及工業廢氣治理等影響國 計民生比較大的領域內。公司產品占有率60%以上,并出口到40 多個和地區。
數控系統的設計方案
數控系統的組成
(1)數控系統控制各坐標軸移動是龍門式數控鉆數控加工設備的---部分,數控機床基本的三個組成部分為:數控裝置;輸入輸出裝置;伺服驅動裝置。數控裝置基本的組成部分為:i/o接口數據線;各部件控制線;運算器;存儲器。i/o裝置基本組成部件為:鍵盤;顯示器;檢測開關;指示燈;手控盒;數據接口。伺服系統的基本組成部件為:伺服電動機;伺服驅動器;反饋裝置,如圖1所示。
(2)輸入輸出裝置的主要功能為傳輸用于加工部件的數控加工程序并能在面板或顯示器上顯示加工時系統的運行狀態。數控系統主要通過數據運算控制或時序邏輯控制來實現對機械系統的速度、位置和角度的控制以及對機床溫度、工作壓力、液體及氣體流量的控制。數控系統通過對伺服系統的控制來實現對機床運動的控制。控制流程為:數控系統發出的指令信號;該信號經數控模塊的變換和放大;伺服驅動裝置得到指令控制伺服電機運轉執行該指令;伺服電動機運轉實現了數控機床工作臺等部件的移動;通過預設的檢測元件,將運動部件的位置、速度和角度等信息回傳給數控系統,系統將收到的信息與發出指令相比較對偏差進行修正,---了設備的精度。
數控系統的設計方案
fanuc0i-td系統廣泛的應用于數控機床。該系統是pmc、mmc三位一體的數控裝置,具有大控制4個軸的---功能。結構上采用模塊式結構,具有體積小,集成度高,---性高,的特點。因此本方案的數控系統采用fanuc0i-td數控系統,該數控系統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組成:控制面板:包含了操作鍵盤和面板、彩色顯示器、可供程序傳輸的多種接口;電機與其相對應的伺服控制器或驅動器;手控盒單元:包含了點動和手搖旋鈕。為避免因距離不當所導致的信號衰減和失真問題,本設計將pmc安裝在操作面板后,配以智能位置控制卡,---系統運轉穩定。
1.鉆頭應裝在包裝盒里,避免振動相互碰撞。
2.使用時,從包裝盒里取出鉆頭應即裝到主軸的彈簧夾頭里或自動更換鉆頭的刀具庫里。用完隨即放回到包裝盒里。
3.測量鉆頭直徑要用工具顯微鏡等非接觸式測量儀器,避免切削刃與機械式測量儀接觸而被碰傷。
4.某些數控鉆床使用定位環某些數控鉆床則不使用定位環,如使用定位環的其安裝時的---定位要準確。
5.平時可使用40倍立體顯微鏡檢查鉆頭切削刃的磨損。
6.要經常檢查主軸和彈簧夾頭的同心度及彈簧夾頭的夾緊力,同心度不好會造成小直徑的鉆頭斷鉆和孔徑大等情況,夾緊力不好會造成實際轉速與設置的轉速不符合,夾頭與鉆頭之間打滑。
7.定柄鉆頭在彈簧夾頭上的夾持長度為鉆柄直徑的4~5倍才能夾牢。
8.要經常檢查主軸壓腳。壓腳接觸面要水平且與主軸垂直不能晃動,防止鉆孔中產生斷鉆和偏孔。
9.鉆床的吸塵---要好,吸塵風可降低鉆頭溫度,板材高速平面鉆定做,同事帶走粉塵減少摩擦產生高溫。
9.基板疊層包括上、下墊板要在鉆床的工作臺上的一孔一槽式定位系統中定位牢、放平。
10.訂購廠商的鉆頭,入廠檢驗時要抽檢其4%是否符合規定。并的用10~15倍的顯微鏡檢查其缺口、擦傷和裂紋。
11.鉆頭適時重磨,可增加鉆頭的使用和重磨次數,延長鉆頭壽命,降低生產成本和費用。通常用工具顯微鏡測量,在兩條主切削刃全長內,磨損---應小于0.2mm。重磨時要磨去0.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