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變頻技術誕生背景是交流電機無級調速的廣泛需求。傳統的直-速技術因體積大故障率高而應用受限。 [3] 20世紀60年代以后,電力電子器件普遍應用了晶閘管及其升級產品。但其調速性能遠遠無法滿足需要。1968年以丹佛斯為代表的高技術企業開始批量化生產變頻器,易能變頻器的價格,開啟了變頻器工業化的-。20世紀70年代的開始,脈寬調制變壓變頻(pwm-vvvf)調速的研究得到突破,20世紀80年代以后微處理器技術的完善使得各種優化算法得以容易的實現。
功能作用
變頻節能變頻器節能主要表現在風機、水泵的應用上。風機、泵類負載采用變頻調速后,節電率為20%~60%,這是因為風機、泵類負載的實際消耗功率基本與轉速的三次方成比例。當用戶需要的平均流量較小時,風機、泵類采用變頻調速使其轉速降低,易能變頻器價格,節能效果非常明顯。而傳統的風機、泵類采用擋板和閥門進行流量調節,電動機轉速基本不變,耗電功率變化不大。據統計,風機、泵類電動機用電量占全國用電量的31%,占工業用電量的50%。在此類負載上使用變頻調速裝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應用較成功的有恒壓供水、各類風機、中央空調和液壓泵的變頻調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