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張紙膠印是傳統預印方式,也是目前國內彩色紙箱的主要加工方式。膠印預印方式投資不大,但工藝復雜,紙箱廠需配置四色全開膠印機(如羅蘭 800型)、單面瓦楞機、貼面機、上光機、粘箱機和模切機,工序多、效率低、安全性差。
柔印機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興起后發展迅猛,成為紙箱彩色化的一種便捷工藝和主流方式。一般m-個或三個以上色組及開槽/模切組構成,在三層、五層紙板上水墨印刷,這種被稱為柔版后印的紙箱印刷加工方式只需配備2臺設備,即紙板線和寬幅機組式柔印機。后印工藝采用柔光樹脂版在瓦楞紙板上輕印,不可避免的網點擴散導致層次版印刷局限在80線以下,精美程度不及膠印,大部分后印只能相當于彩色紙箱的中檔水平。
配置uv上光系統的后印技術,如博斯特的masterflex柔印機能夠接近膠印水平,但機器成本非一般紙箱廠所能承受。國內應用多的柔印機來自臺灣,國產機型如南海東方和京山輕機也很普遍。
隨著全球物流的交換,對紙箱品質要求更高,而采用傳統的制糊方法因淀粉、紙張等原料的制約,生產符合客戶要求的紙箱對現有大多工廠來說,困擾甚多。尤其對出口包裝經長途海運等到岸時紙箱因吸濕變軟、脫膠、邊緣翹曲,進而制引發退貨、索賠等等。為此,寧德印刷膠輥,生產高的耐水增強紙箱已為各工廠拓展業務領域及提高企業度的有效途徑與必然趨勢。但是,印刷膠輥包膠,傳統的不適當的制糊方式與配伍、糊的品質太差不能滿足紙板的粘合要求,使機組無法發揮其高車速、率、的性能。
盡管各工廠在制糊的配方、工藝、原料上多方設法,而要找到成本與品質、效率與可操作性等多方的均衡點,彼感為難。進口---的設備,好的紙張,也不可能進口制膠原料,盡管影響紙箱品質原因甚多,關鍵因素還是粘合。各發達都采用添加其它制劑來滿足紙箱新的要求。
送紙輥的改造實施:
目前國產前言送紙的設備多為摩擦送紙方式,當紙板由送紙的滾輪送給上下送紙輥時,紙板的前進就要靠上下送紙輥的拉力。所以送紙輥的拉力必須要大于送紙桌面吸風的拉力及摩擦力和上面的一疊紙的壓力和紙板間的摩擦力,才能夠準確的將紙板送到印刷部,一般的設備多采用上送紙輥鐵芯包膠,下送紙輥為鍍鉻滾花鋼輥。上送紙輥包膠的邵氏硬度在30°左右,有的還會高些,商標印刷膠輥,這樣就會出現兩輥間隙過大,送進不夠準確。間隙過小,又會將紙板壓薄,直接影響紙箱的抗壓。通過將上送紙輥包膠的硬度降低到20°,充分利用走紙時橡膠的變形,使上述情況得到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