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病-前幼果染病,果面上發生褐綠色水漬狀病斑,以后病斑擴大凹陷,并產生粉紅色粘質的孢子團,幼果上的病斑順果面增大并達到果梗,其后深入果枝,使新梢上的葉片縱幾向上卷,哪里有賣桃樹苗,這是本病特征之一。---果大多在5月間脫落。果實近成熟期發病,果面---與前相同,還具有明顯的同心環狀皺縮,后果實軟腐脫落。早春桃樹開花及幼果期低溫多雨,有利發病;果實成熟期則溫暖、多云多霧、高濕環境發病重。---方法:切忌在低洼、排水---地段建桃園。加強栽培管理,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適時夏剪,---樹體風光條件,摘除病果,冬剪病枝,集中燒毀。藥劑---:萌芽前噴石硫合劑加80%200倍或1:1:100波爾多液,鏟除病源,開花前、落花后、幼果期每隔10-15天,噴福美可濕性800倍或70%托布津可濕性1000倍或50%多菌靈可濕性600-800倍液或克菌丹可濕性400-500倍液,藥劑交替使用。
桃球堅蚧殼蟲是桃、杏樹上普遍發生的一種害蟲。雌蟲介殼中球形,紅褐色或黑褐色。在枝條上吸取寄主汁液。密度大時,可見枝條上介殼累累。使樹體衰弱,產量受到---影響。為害---時造成枝干。每年發生一代,以二齡若蟲在枝條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由介殼中爬出活動,另尋固著部位,群集為害,3月底雌蟲體背漸肥大,形成介殼。雄蟲4月上旬分泌蠟絲,形成介殼,在其中化蛹,4月中下旬為成蟲,交配后死去。5月上中旬雌蟲產卵于雌成蟲殼體下面。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若蟲卵化盛期,初卵化的若蟲從母體介殼中爬出,分散到上為害,以二年生枝條上較多。果樹落葉前,蟲體分泌白色蟲質絨毛變為白色蠟層,包在蟲體周圍。這時若蟲生長很慢,桃樹苗,越冬前脫一次皮,出售桃樹苗,10月中旬以后以二齡若蟲越冬。---方法:在成蟲產卵前,用抹布或戴上勞動布手套,將枝條上的雌蟲介殼捋掉。藥劑---:果樹發芽前,---越冬若蟲,常用藥劑有:5波美度石硫合劑,合成洗衣粉200倍液,5%柴油乳劑。果樹生長期,若蟲孵化期是---的關鍵時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48%樂斯本2000倍,25%撲虱靈可濕性1000倍,速蚧殺1000-15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