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前只在科幻片看到的
盼達自動駕駛共享汽車 一鍵召喚“車找人”試運營項目實現,共享汽車“一鍵召喚”功能在兩江新區落地。簡單來說車自動開到你面前,并且在行駛的過程中自行決定行駛路線,還有自動充電、自動泊車、等功能。只要打開盼達用車app,相應的車輛就會從站點出發。在行駛期間,通用線控底盤,盼達自動駕駛共享汽車已經能夠應對陡峭地面,并且已經具備自動轉彎、識別信號燈、避讓車輛行人等一系列功能。
線控轉向系統是指,在方向盤和轉向齒條之間是通過線控電子信號連接和控制的轉向系統,即在它們之間沒有直接的液力或機械等物理連接。線控轉向系統主要分為三個部分:轉向盤系統,東莞線控底盤,包括轉向盤、轉矩傳感器、轉向角傳感器、轉矩反饋電動機和機械傳動裝置;電子控制系統,包括車速傳感器,也可以增加橫擺角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和電子控制單元以提高車輛的-穩定性;轉向系統,包括角位移傳感器、轉向電動機、齒輪齒條轉向機構和其他機械轉向裝置等。
首先,方向盤將駕駛者的轉向意圖通過傳感器轉換成數字信號,隨后傳遞給轉向齒條執行機構。同時,根據不同的車速及駕駛工況提供模擬的方向盤力矩反饋,從而實現方向盤的回正以及駕駛手感等功能。轉向齒條執行機構則從方向盤執行機構接受信號,并根據駕駛員的轉向意圖將方向盤角度信號轉換成輪胎的擺動。給助力電機發送電信號指令,從而實現對轉向系統進行控制。
eps電動助力轉向與sbw線控轉向的區別又是什么呢?
sbw取消了方向盤與車輪之間的機械連接,用傳感器獲得方向盤的轉角數據,然后通過ecu處理計算并輸出驅動力數據,用電機推動轉向機轉動車輪。而eps則根據駕駛員的轉角來增加轉向力。
1場景理解就是需要將從多個傳感器的場景感知數據轉化為自主運動的決策依據。這需要用到三大類傳感器:相機、毫米波雷達和光雷達,這三者的感知范圍、作用距離都不一樣,不同的傳感器可用于不同的駕駛任務。
2自主運動就是在場景理解的基礎上做行為決策、局部運動規劃,然后通過反饋控制來車輛的自主運動。自主運動的四個環節為路線規劃、行為決策、運動規劃和運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