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確定各植物類型的次要品種
次要品種是用于增加變化性的品種,品種數量要多80%,綠化邊坡,但植株數量要少20%。如-需要,次要的植物品種的耐寒級別可以不高于場地的氣候耐寒區級別。有條件或成本不高的情況小,可以選擇一些對場地主要---因子耐性不足的植物。
主次要品種的比率按各景觀類型分別計算分配。
(7)確定植物品種的數量
原則上提倡多植物群落原則,但并非植物品種越多越好,杜絕拼湊。
一般的小區來說,15-20個喬木品種,15-20灌木品種,15-20宿根或禾草花卉品種已足夠滿足生態方面的要求。當然,有-規定的,按相關規定辦理。
現階段,園林景觀的配置無法-明確的地方性特色;園林植物具有及較強的觀賞性、其功能性有待提高;園林植物的種類相對單一。要想改變這一現狀,綠化養護,實現園林景觀的生態作用,江蘇綠化,要求設計者既要掌握園林藝術的美學原理,也要基于物種多樣性的原則因地制宜的進行植物配置,從而建設生態型園林,-城市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如想了解更多的園林景觀設計的相關信息,歡迎-百通生態環境公司進行咨詢,我們將會竭誠為您解答與服務。
而一個更文學和廣泛的定義則是“能用一個畫面來展示,能在某一視點上可以全覽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對不同的人也會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說同一景象的十個版本:景觀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觀是人類的棲居地,景觀是人造的工藝品,山體綠化,景觀是需要科學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質系統,景觀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景觀是可以帶來-的資源,景觀是反映社會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景觀是歷史,景觀是美。